第二章:影片
募資影片能藉由生動的影音在短時間吸引大眾的目光,快速地了解專案內容。而影片方便轉貼、一目瞭然的特性,在專案推廣上分享轉發的效益也較文字高出許多。除此之外,好的影片更是品牌未來能持續運用的資產。
進一步來說,募資影片中需要什麼內容?可以設想,你正在和朋友談論一個在你腦海中逐漸醞釀而成的計畫。而他們會想知道些什麼?會問什麼?又該怎麼讓他們相信,你是認真想要執行這個計畫,而且計畫真的能夠被實現?
構思影片「目的」
很多人會以為拍影片的目的是:「讓人一看就想分享」、「看完後馬上掏錢贊助這個計畫」或者「讓人感動的淚流滿面」,但這些其實都只我們拍攝影片後所期待的「結果」,而非拍攝影片的「目的」。我們應該思考的是,要呈現什麼樣的劇情與畫面,才能讓觀眾產生我們想要的「結果」。
「揭露山林生態受破壞的現實狀況」、「描述產品的使用情境,以及這如何改變他們的生活」或者「呈現街友生活的一天,以及這個計畫將對他們帶來什麼改變」,這些描述才是正確的影片目的。
一支群眾募資影片通常會聚焦在特定的「內容」上,並且所有的鏡頭、劇本都以此為核心去發展。
募資影片的常見要素
無論你是要自已拍攝募資影片,還是尋求外部團隊的支援,分鏡腳本(Storyboard)都能有效的協助團隊互相溝通,更能統一所有人對影片完成品的想像。
在完成上述的影片目的後,我們通常就可以開始發想腳本了,這時候身為導演的你,腦袋中肯定有很多畫面、劇情不斷上演,你需要將這些片段整理成以「鏡頭」為單位的畫面。鏡頭指的是攝影機從開始拍攝到停機的連續畫面。
這些畫面通常會用插畫或文字的方式,在分鏡表中呈現畫面內容(插畫或文字)、聲音與台詞、秒數長短、特效、運鏡等內容。重點在於「完整」的將你腦海中的劇情以鏡頭為單位記錄在分鏡表上。
寫出好腳本要靠有方法的「參考」
如果你沒看過好的影片,又怎麼可能拍的出來呢?大量參考優質影片是進步的不二法門,刻意的去觀察一支影片,更能夠讓你看到比「劇情」更多的巧思。通常我們會重複播放一支影片三次,每次著重在不同的要點上。
第一次:了解影片的劇情與目的
首次觀看一支影片時,著重在觀察此影片的劇情與目的,並思考「為什麼他們會設定這樣的影片目的?」、「這支影片想要如何影響觀眾的思考與感受?」這能夠幫助你了解別人如何設定影片目的。
第二次:拆解影片的「段落」
與製作分鏡稿時相同,把一支影片拆解成一顆一顆的鏡頭去分析,並抓出每一個鏡頭所要交代的劇情,然後思考「有沒有可能加入、刪減或調動某些鏡頭,就能更好的傳達影片目的?」、「這個段落想要講的是A,但有沒有更好的呈現方式?」
前者是關乎於影片段落的鋪陳,後者是關於每個段落的呈現方式,這個練習有助於你創作出好的故事,並想出適當的呈現手法。
第三次:抓出影片中的關鍵畫面或語句
影片中可能包含一些畫面、聲音或對白,讓你特別想要繼續看下去,或者想要關掉這支影片,無論哪個都不要緊,但我們必須抓出這些讓觀眾產生特殊感受的片段,然後去思考為麼會產生這樣的效果。這個練習有助於你避開一些拍影片時常見的地雷,或者設計出超有效果的精彩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