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家鄉」故事食譜延遲出版

致「餐桌上的家鄉」的支持者「餐桌上的家鄉」計畫到10月9號就滿一年了!一年來,我們除了最初的五堂課之外,訪問了二十幾位新移民姊妹、蒐集了六十幾道菜的食譜和故事。也因為大家的支持和鼓勵,這個粉絲頁能一直維持下去,並陸續得到許多媒體朋友的關注,更獲得與政府和民間團體合作推廣的機會。對於大家的信任與陪伴,除了感謝,還是感謝。寫這封信是想向大家報告故事食譜的進度。歷經半年的訪問、查找,我們已經完成每一位姊妹的故事,以及每一道菜的歷史、文化或者生活記憶。更在麥浩斯出版社的協助下完成了其中48道菜的烹飪步驟及成品拍攝。遺憾的是,就在行將付梓之際,我們和出版社因為無法彌合的溝通問題終止合作。目前我們正在處理… (繼續閱讀)

餐桌上的家鄉2015年8月份要出書囉!

https://www.facebook.com/spiceup.tasat從粉絲頁建立到現在不知不覺已經七個月了。這段日子,我們與姊妹一同試著勾勒出一道道南洋料理曾經存在的環境、氛圍、記憶,希望和大家一起觸碰食物後頭的文化,以及烹煮、品嚐、懷念著這些食物的人,作為進一步的相互認識的契機。課程之外,我們也陸續訪問了幾位姊妹,有些已經放在粉絲頁上,有些則會放在作為回饋的「故事食譜」中。在這邊要宣布一個好消息。城邦文化的麥浩斯出版社將協助我們出版這本書!因此,我們將擴大規模,估計會訪問20位姊妹,收錄48道菜。並由麥浩斯提供場地,請專人拍攝烹飪步驟。預計在炎熱的八月和大家見面。為了彌補文化食譜製作… (繼續閱讀)

我們達標了!專案倒數8小時~

感謝大家的支持,我們在Flying V的募款達標了!相對於食譜和泰式香腸的無遠弗屆,課程由於時間地點限制,參與的人相對較少。然而,面對面的分享、交流,其實是我們設置這系列課程最期待的事。雖然姊妹會過去曾應社區大學的邀請,開設南洋料理烹飪班。但由於定位不同,課程往往重於實做,而無法更專注於討論料理背後的文化、情感。這是姊妹會重新設計課程再出發的重要原因。離報名截止還有8小時,如果您有時間,我們很希望能邀請您來與我們一同分享餐桌上的家鄉! (繼續閱讀)

餐桌上的家鄉「試做」:台灣南洋味交流

課程即將開始前,我們請了幾位志工和他們的親人一同來姊妹會「試做」。雖然有記者在,但大夥兒也一下就聊開了。話題從千奇百怪的食材、調味料,輾轉變成是否可能用台灣的食材做出類似口感的料理。雖然很多南洋料理都會強調什麼才是「正宗」的味道,但生活在有「美食王國」之稱的台灣,我們應能很深地體會:很多時候好吃不好吃,不在正宗傳統,而是在因時因地制宜的用心和巧思。正因為食物和人密不可分,所以不斷變化中才有令人回味的生命和情意。餐桌上的家鄉課程報名倒數十天,歡迎大家和我們一起嘗試不一樣的南洋料理! (繼續閱讀)

看圖說故事:姊妹會辦公室

 「餐桌上的家鄉」募款將撥出一部分作為姊妹會辦公室重新裝潢的經費。 姊妹會辦公室是做什麼的?為什麼要重新裝潢呢?讓我們一起看圖說故事吧~ 首先映入眼簾的辦公桌、印表機和文件資料充分地說明了「辦公室」的性質,但再往牆壁上看會發現兩幅「怪怪的圖」:畫面中間色彩繽紛的,是為姊妹的小孩開設東南亞文化課程時做的地圖;右邊布滿手印的海報紙,則是姊妹會十周年活力營時「一人一手」留下的紀念。 而白板前的三張工作桌,便是課程進行和活動道具生產的第一手現場。  除了課程和活動籌備,辦公室也是姊妹進行讀書會的場所。 讀書會主要會邀請其他民間組織來分享他們關注的議題,讓姊妹對台灣社會有更深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