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投稿:加速都更、利潤共享

http://www.storm.mg/article/62816



起: [引言]

台灣經濟目前面臨內外夾擊的挑戰:首先是長期低薪導致內需不振;外銷方面,台灣接單、海外生產的比例,也從2001年的16.7%,上升到2014年底的57.5%。最近關於苗栗財政赤字的新聞,也引發大眾對「國債希臘化」的不安。更甚者,台灣從2015年勞動人口負利、到2030年總人口減少,不利的人口趨勢也會讓這些問題更加惡化。

日本經驗告訴我們:從勞動人口負利到總人口減少,其間必定伴隨著地價暴跌、銀行資產惡化,以及國債飆升。日本自1995年勞動人口負利、到2010年總人口減少,期間全國平均地價下跌53.6%,人口密度高於台北市的東京23區、地價也下跌41.5%。隨著金融資產價格惡化,這段期間由大藏省主導的「艦隊護航」政策,官僚囿於政商關係的溫水,無法斷然實施改革,只是坐等情勢自然變好,種種不作為也讓日本國債從1995年的228兆日圓(佔 GDP 45%),飆升至2010年的759兆日圓(佔 GDP 157%)。

巧合的是,台灣正式邁向勞動人口負利的2015年,國債佔GDP的比例剛好也是45%。 但這不意味著台灣必定走上與日本相同的道路,只要我們找到秘密配方,能將令人頭疼的問題,變成閃閃發亮的黃金,這是電腦「INPUT(問題)-PROCESS(配方)-OUTPUT(黃金)」的概念,最終則是將這些利潤以社會企業的形式、回饋予全體,可以對總體經濟帶來加速資金流動,以及提高消費乘數的良性效應。


承: [問題] 10 兆都更產值,長期被忽視的最大內需市場


台灣有種特殊的建築形式,也就是共壁結構的連棟式住宅。它的特點在於整個街區的建築結構相連,只能以整個街區為單位拆除後、再進行更新。目前這類屋齡超過30年的老舊住宅,大約有350萬棟,潛在產值超過10兆新台幣。若以每戶平均3.29人計算,都更的總諮詢人數高達1,150萬人。

然而,台灣執業建築師不過3,600餘位,顯然不足以負荷如此龐大的諮詢量。若能找到加速都更意見整合的方法、再將利潤回饋予全體,足以解決台灣目前的經濟困境,像是高房價、分配不均,以及青年薪資過低。特別是台灣30歲以下的年輕人,超過60%月薪不到三萬新台幣。

傳統的都更模式,通常是開發商先選地、擬定都更計畫後,再逐家逐戶地溝通。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日本的六本木更新:計畫面積11.6公頃,總共花了17年才完成。其中前面15年都花在與數百位地主對都更的意見整合,施工期只花了2年。

想想看,若以此種低效率的方式,要完成台灣350萬棟老舊住宅更新、整合1,150萬人對都市未來的集體共識,要花上多少時間與人力?


轉: [方案] 群眾協力加速都更,超額利潤全體共享


都更之所以窒礙難行,第一個是存在於住戶與開發商之間,利潤分配往往呈現零和賽局的局面。以及心理層面,住戶往往會擔憂,他們在這裡生活了二三十年的回憶,也會隨著都市更新而消失。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需要提出新型態的都更商業模式,其特點有兩個:

1. 開發商必須放棄絕大部分的都更利潤,直接回饋予居民。
2. 積極運用網路、同時與數百萬人溝通,也就是虛擬加速都更意見整合。

那麼,虛擬加速都更意見整合,將住戶所珍視的回憶、轉化從過去到期望未來的故事路徑,其步驟有三個:

1. 將個人的數位資訊財產化,授權給開發商使用,作為協力加速都更、擴大利潤池要求分配的法理依據。
2. 開發商以這些數位資訊為基礎,以故事化的提案為媒介,由下而上、加速凝聚數百萬人對都市未來的集體共     識,最後轉化為用戶生成的都更藍圖(user-generated urban planning)。
3. 將都更藍圖與居民的家族關係新構圖、期望未來與人際提案緊密相繫,以故事化的方式加速都更意見整合。


合: [結論] 將珍貴回憶、重塑為迎向未來的支持向量:用戶生成都更藍圖

我很喜歡一個日本節目《全能住宅改造王》,它在日本各地尋找各種老舊住宅、派出建築師與屋主討論後,再將老舊住宅改造賦予新生命,同時承載著屋主的寶貴回憶,及未來生活的期望。節目旁白經常出現這段話:不只改造舊的住宅,連家人關係也跟著重新改造了。


通常,家庭不只是組成社會結構的重要一環,也是都更意見整合的最基本單位。在新型態的都更商業模式,開發商除了必須放棄絕大多數的利潤,還必須為每個參與其中的個體,根據各式期望未來、將他們的寶貴回憶故事化:創造一個從現在觀點重新定義過去,以及銜接到期望未來的一個清晰連貫的故事路徑;並以故事作為家族關係新構圖、與他人相遇媒介,以及共同邁向都更後人際網絡重置的橋梁,據此加速都更意見整合。

如此,住戶在保留珍貴回憶之虞,也可將授權給開發商的數位資訊,轉化為由下到上、用戶生成的都更藍圖;以及作為加速意見整合、擴大利潤池分配的法理依據。若擴大至千萬人口規模的都市更新,那就是國家總體經濟的再生。

由居民主導都市計畫的理論基礎,是來自於英國建築師克里斯多福‧亞歷山大的建築模式語言;以及美國都市計畫傳奇人物珍‧雅各的主張, 她認為都市計畫應與居民生活完美結合,並將人際與建築空間的互動納入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