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屆共生音樂節的理念

這次,共生音樂節的主題為「查無此人」。

今年,我們選擇著眼在加害者的角色。畢竟過了那麼久,離解嚴也過了30個年頭,受難者的身分也早已由補償改為賠償──但我們卻依然難以辨認出加害者的面貌,難以找到究責的對象。於是我們試圖強調這件事件的荒謬:為了不「撕裂社會」,因而選擇讓當年殺害、凌虐他人的那些元凶及幫兇依然逍遙法外、名利雙收,讓那些人的身分始終匿跡,徒留受難者與他的親友暗夜裡獨自神傷心碎。

我們認為,讓記憶存續是當務之急,而這背後最重要的元素是真相。可是,如果少了加害者,真相則永遠無法完整,我們以及下一個世代的人們,只會記得這是一個只有受害者的故事,而不是整個事件本身。而讓社會感受究責與轉型正義之必要,也是台灣邁向和解共生的前提。

七十周年過後的二二八

我們知道有人死了,卻始終不知道是誰殺的。

就算距離解嚴也有三十個年頭過去了,然而我們唯一知道的,卻依然還是:有個人在晚上被帶走了,然後好久以後他的家人多方打聽才得知,那個人死了,或者始終無從得知「他」的死活。誰誣陷他?誰帶走他?誰刑求他?誰將他判刑?誰處決他?這些匿名的「誰」,成為了歷史上的空白,成為了共犯結構下的一員。他們依然躲在暗處,表現的與常人並無二致,享受著天倫之樂,甚至還能獲得獎金。

從記得受難者開始,我們必須「發現」加害者。某個角度來說,他們也是那個制度下的受害者,但這也無法抹滅了他們的犯罪事實,因為的確有為數更多的人因他們而家破人亡。這成為我們回過頭來仔細檢視的時候,必須正視的課題:那不是清算,而是對於黑歷史的檢討,以及對威權體制的反省。

1947年的那天發生什麼事?

如果你身處那個時代,一定會發現在「光復」後的兩年間,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是一切只是變得更糟。已然習慣了的日文報紙,突然間就全變成了陌生的方塊中文字,還常常有「祖國」來的官員寫社論罵台灣人被「奴化」;自己卻只能眼睜睜看著生活被全盤打亂,那些「祖國」來的人完全不守規矩,坐火車不給錢、想要什麼就直接搶,而且軍警上街還隨身帶槍,還聽說有人一言不合就被擊斃。想找個好工作,可是就業卻需要受到多重限制跟審查,而且物價還一天一天漲,小老百姓常常連米都買不起。

在二月二十八日這天,這些壓力被一個小小的查緝私菸事件引爆,於是課本上的「二二八事件」發生了。然而課本沒說的是,在事件之後,蔣介石派來的大軍是如何地屠殺台灣人,在基隆登陸之後是怎麼樣無差別的見人就殺,高雄曾一度連地下道都塞滿了屍體;而相信政府的菁英,又怎麼會預料他們被信賴的祖國背叛,因而面臨死劫。而這一切,又是怎麼震盪了當時的台灣社會,進而成為後來「毋通去插政治」的「時代氛圍」。

這些往事,因為過去歷史教育的刻意淡化,使得我們和上幾代人的記憶徹底脫節,成為台灣現在的認同及集體記憶的混亂,甚至成了「撕裂社會」的說法。你的家族裡一定也有這種人,無論是祖父母或是身邊親友,一定也都有屬於他們的二二八故事,以及不願再提起的遭遇。

你有聽過共生音樂節嗎?

共生音樂節是由一群年輕人發起的活動,成員大部分也都還是學生。我們焦慮於島嶼上分歧的認同,以及威權時期受難者們的逐漸消逝、過往的逐漸被遺忘,於是希望能透過二二八,因為記得、被重新正視這個台灣近代歷史上最大的傷痛事件,進而使傷痛可以作為一個互相理解的契機、和解的可能。

會取名為「共生」,一方面是因為「共」這個字由二、二、八所組成,另一方面也是借用了南非的ubuntu概念,透過重新記憶先前所經歷的衝突與仇恨,反思其中的正義問題,進而找尋與思索擁有不同認同的人們得以共同生活的可能,進而與歷史、與眾多的他者共生。

第一屆共生在2013年開始,那年的主標語是「青年 x 超克 x 未來」。緊接著的幾屆是「毋通袂記」、「青年再起」、「我們在這裡」、「欲行ê路」,這不僅意味著我們這個世代對於二二八的理解,不同的詮釋方式。

今年,我們的主題就是文初提到的那個:「查無此人」。

第六屆共生音樂節活動規劃

今年的共生音樂節,依然嘗試用更多不同的角度與形式,讓更多人可以接觸到傷痕歷史的議題,進而加以反思關於這座島嶼的不正義與可能性。於是舉辦了各種主題的講座、小旅行、影展、音樂專場、活動串聯等,並且試圖舉辦工作坊、撰寫教案,希望能向地方扎根、補足學校教育的不足,讓議題可以扎根,並傳遞給更多人。

除了普及教育之外,我們也希望聚焦二二八的歷史與轉型正義,發出我們這個世代的聲音以及論述方式,於是製作了一系列的史料展覽、懶人包等,並力求降低參與與閱讀的門檻,以更平易近人的方式讓人貼近轉型正義,讓更多人理解到轉型正義其實是與自己切身相關的,是修復被撕裂的社會的一項可能。

今年的活動有哪些呢?

 

11月25、26日 跨校轉型正義串聯活動。

                   

12月-2月 共生系列講座: 「二二八事件與當代藝術的對話與反思」、「透過轉型正義,將台灣與世界緊扣在一起」等。

                   

12/17你現在在哪-共生音樂影像專場。

12月17日–12月23日 你現在在哪-共生影展。

12月3日 二二八地景小旅行:「人在中途,何時止旅?」。

12月 - 3月 三份共生懶人包

12/10 人權日街訪

12月 - 3月 店家串聯活動

3月 – 5月 教案實際運用於課堂

(歡迎有意願的國高中教師可以與我們聯繫!)

0228共生音樂節當天

展覽、真人圖書館、音樂表演、攤位、絹印活動、神秘活動。

歷年成果

共生音樂節已來到第六年,每年二二八當天的活動皆超過6000人次的參與,第三、四、五屆的參與人次更超過10000人,是台灣目前規模最大的228紀念活動。

迄今共生已舉辦超過60場的講座和影展,訪談、邀請了超過30位學者專家演講,串連超過40個NGO及學生社團。甚至在學測當天,發放附有二二八歷史介紹的考前猜題傳單,我們將二二八的議題帶入各式場合,讓社會大眾對二二八的注意,不再僅限於二二八當天。

為什麼我們需要這筆錢?

共生音樂節是台灣目前規模最大的民間228紀念活動,在音樂、活動、論述、文宣等面向皆投入大量資源,希望能以更多元的形式倡議228的紀念與轉型正義。然而,籌備團隊的成員事實上都是學生,憑著對於台灣歷史、轉型正義的熱情而自願幫忙。因此一直以來,共生經費多半仰賴公部門、民間團體、群眾募資三大項,少了任何一部分,都可能使該次的活動辦不成。

預算的部分,共生音樂節每年的花費皆在100餘萬左右,第五屆的共生音樂節最後總支出也來到140萬。而2018年,是228事件的第71周年,經過了2017年的大量討論與活動,看似終將面臨聲勢的低沉與逐漸遺忘,這也是贊助金額必然的消退,但我們還是選擇繼續堅持下去,讓這個議題推廣給更多人。所以您的每一筆贊助,對我們來說都更加重要。

多樣的活動如音樂專場、影展等,邀請講者、租借場地等都必須花錢,而這零零總總的每一筆花費累積下來,便成了一筆可觀的數目。於是,我們希望透過募資來獲取部分的經費。

回饋品介紹

  • 「毋通忘記二二八」手工絹印布條一條

  • 筆記本
  • 布貼

  • 專刊
  • T恤(紅棕色/白)

  • 飲料杯提袋

  • 名片盒

  • 外套

|贊助方案

1.純贊助:100

2、筆記本+「毋通忘記二二八」手工絹印布條+布貼:308

3、筆記本+飲料杯提袋+ 布條 

                                     

4、專刊+T恤:819

5、筆記本+飲料杯提袋+ T恤:1017

6、「毋通忘記二二八」手工絹印布條+筆記本+菸盒/名片盒+飲料杯提袋+ T恤+專刊+外套:1947

7、一起不忘記:「毋通忘記二二八」手工絹印布條*2+布貼*2+筆記本*2+專刊*2+飲料杯提袋*2+菸盒/名片盒*2+ T恤*2 :3610

8、我們一起共生:「毋通忘記二二八」手工絹印布條*10+筆記本*10+專刊*10+菸盒/名片盒*10+布貼*10+飲料杯提袋*10+ T恤*10+外套*10 :20000

風險與變數

  • 【領取紀念品方式】 1. 台北地區:2/28(二)15:00起,於台北凱達格蘭大道開放現場領取。須攜帶繳款證明。 2. 當天無法出席者,我們將會在三月底、最遲四月初寄發紀念品,郵資由我們吸收。並且寄出時會有通知。
  • 3.衣服尺寸資訊 (數字依序為肩寬、胸寬、袖長) 【XS】38│44│16 【 S 】40│48│18 【 M】43│52│21 【 L 】47│57│22 【XL】49│61│24 【2L】55│64│25 【3L】57│67│25
  • 4.外套尺寸資訊(數字依序為胸寬、衣長) 【XS】48|62 【 S 】51|65 【M】53|67 【L】56|70 【XL】61|72 【2XL】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