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計畫緣起:

1.有越來越多人奉行著樂活(LOHAS)的生活哲學,所謂「樂活」簡單來說,就是講求環保、永續,以盡量不破壞環境的方式消費。最簡單的實踐方式,便是做到「買在地、吃當令」,透過支持「地產地消」,購買以「友善環境」栽培的農特產,讓我們居住的環境越來越好。尤其是近幾十年來,都市化與商業化高度發展下,農產品和消費者間唯一的連結只剩下「價格」。不但消費者不懂農夫種植作物的過程,農民也不懂都市裡的消費者想要的是什麼。為了要重新將產地與餐桌的連結,「食材旅行」的概念也應運而生。所謂的「食材旅行」就是讓消費者直接到食材產地,從認識食材到農業體驗,瞭解土地與農村的人文風情,不但能讓旅人用心體會食材背後的點滴故事,也能以最直接的方式和農民、農村以及這片滋養我們 的土地產生更深厚的連結。

2.想開始和食材發生關係,最快的方式就是透過購買,尤其是直接和農夫買,更能透過親自詢問、瞭解認識產品也認識生產者的理念。而農夫市集更是難得能和農友近距離接觸的好去處。從採買、品嚐,並且透過和農友的互動、溝通,開始瞭解生產者的栽培理念,便是踏出食材旅行的第一步,知道食物鏈生態低密度的自然養殖方式。

二 產品對環境的衝擊:

1.知道食物鏈養殖後最重要的是我們水殖用水很重要,因此怎樣對環境永續的做法也就是農業循環的最佳運用,我們利用大水庫來儲存漲潮來的海水,經過自淨原則變成我們養殖用水,我們以不同食物鏈的製造原理讓產生的水做不同物種養殖,有多餘的水又回收到大水庫,解決大家對養殖業超收地下水和有別於集約式養殖的投藥跟飼料營養源的水問題,對農業有初步的興趣與瞭解後,便可開始安排「食材旅行」了!來一趟產地,從近距離和蔬果、動物相見歡,另外再配合農場精心設計的體驗DIY與解說,能讓民眾能更加瞭解食材故事。除了休閒農場外,到休閒農業區則更能深入體驗產地的人文采風。另外休閒農業區結合了農場、美食及在地的風土民情,遊客在休閒農業區裡深度旅遊,更能用心認識農產業完整文化。

2.落實魚翁得利藉由大家一起到農漁村認識道地食材和消費並持續的宅配,讓好又安全對這片土地友善付出的人的到更好的收入,進而像這樣的產業風險這麼大,真的需要大家的支持,真正做到魚股東的價值,進而推到社會企業責任,也希望支持這樣理念的人共同參活動。

3.我們透過產銷履歷制度讓產品生長過程歷經的大小事記錄清楚呈現,上市前會送驗證單位合格後採收。

三 募資分配利用:

我們這麼辛苦的養殖,最重要是要讓大家瞭解我們,來過的人都知到我們正缺一個小濾濾的直販所,希望藉這機會的曝光讓大家能踴躍支持我們的理想,完成小濾濾的願望。比例分配40%人力產品成本外其他60%全是直販所投資金額,也是讓贊助者未來能享受到更新鮮更穩定貨源基礎

四 結論

最後我們利用濕地永續法則養出來的水產品蛤蜊和牡蠣是一種愛護地球的行為,我們用圖跟價值來換算,大家用吃來愛地球。

風險與變數

  • 優勢:以產銷班為主題內部組織強,分工合作集結每個人專長,發揮團體作戰能力,在市場未成熟前卡位 劣勢:產銷班在農業旅行部份沒有教育訓練和參考案例可依循,須時間去做等 機會:以目前是對環境或資源使用等是一個自然工法循環法則,若應用在食農和農感或教育上都是一個可開發的市場;或將來環境教育等都是未來開發市場 威脅:自由經濟下來自各種大集團投資的休閒體驗區或以低價冷凍餐飲將是一個不可預測的威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