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要與受苦者站在一起 陳佩儀(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牧師)

「同性戀根本不是問題,不必矯正不必改,需要改的是基督徒!」(p.19)堅定的語調,以及對問題的洞察,正是歐陽文風牧師撰寫此書的風格。

台灣近幾年來,保守基督宗教勢力以其強大的資源,全力阻擋婚姻平權法案。無論其中有著什麼樣的複雜因素,都讓社會大眾看見這一群應當愛人的基督徒,卻製造出更多的恐懼、仇恨與傷害。在這樣的現況中,作者清楚的以宗教右派的觀點來闡述這些宗教行為模式、動機、目的,並且耙梳台灣保守基督宗教與美國宗教右派之間的關連性。文中提到「美國宗教右派不只是一種保守的宗教思潮,它也是由一批宗教保守人士所推動的社會政治運動…….反同不是唯一目標。他們根本就是反民主,他們要的是神權政治。P.60」神權的論述也出現在台灣反對婚姻平權牧者的論述中。遺憾的是,在這樣的論述中,人權、民主常常是被貶抑的詞。在漫漫的教會史中,教會似乎忘了,宗教自由正是民主的產物,而宗教可以不受政治的干涉(迫害)也是民主(政教分離)的貢獻。而今,教會為了反同、反同婚,可以箝制人權、民主的價值,實在是相當的可悲。

本書除了梳理美國宗教右派的脈絡,提供相當豐富的美國保守基督宗教的組織、運動,以及教會領導人如何影響美國社會對於家庭、墮胎…等價值觀外,亦清晰的洞察保守基督徒如何混淆邏輯、移花接木、刻意誤讀錯引學者的研究結果,以鞏固自己欲強加於社會大眾的意識型態。作者也敏銳的回應了最近發生的反同、反同婚事件,讓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相當有共鳴,且更有回應這些錯謬邏輯論述的能力。

最後,以「沈默」這部電影回應作結。「沈默」述說著十七世紀江戶時代如何迫害神父及信徒。逼迫的形式及操作的語言,極為殘酷與扭曲。我看著這些的痛苦,想著,今日我們的教會卻成為逼迫者,以扭曲的信仰語言,把嚴酷的邢具架在同志的心靈上,卻忘了這都是一個一個活生生的生命,而我們應該與受苦者同在。閱讀此書也將我們帶入這樣的思考中,究竟今日的基督徒或者今日的教會失落了什麼?基督徒可以如何參與在平權的運動中,讓教會為世人而言,還能展現那麼一點「愛」的力量,成為受壓迫者的盼望。 (本書推薦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