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著診所上涼山!-麻風村診所計畫

計畫內容
扛著診所計畫
十九個麻風村之一的大營盤村,村裡分為五個小組,組與組之間相距約半小時的山路腳程,最遠的五組要三個小時。我們到各組進行中醫義診服務,就像是「一間小型的診所在各組之間穿梭」。當地人大多務農,針對筋骨痠痛、五十肩、韌帶拉傷,甚至牙痛,用針灸療效顯著;對於常見的感冒、腸胃系統疾病,像是拉肚子感冒發燒,也可用中藥治療。中醫很容易與民眾融合在一起,因為它與生活息息相關,可以針對不同病人給予個人化的衛教內容。

川之變臉計畫-一張乾淨臉的滋味
當地有間為麻風村孩子辦的小學,小學澡堂外面貼著一張「洗澡班表」,今天星期三,上頭寫著今天輪到七年級洗澡。那...星期三其他年級的小朋友呢?關於「洗澡班表」,傳聞有二。一是當地供水有限;二是當地小朋友不愛洗澡,他們從小就沒有洗澡的習慣。小朋友的臉常黑得很不均勻,指紋凹陷裡堆滿黑媽媽的油垢,應該只需要一條毛巾就能使他們的膚色向右移兩三個色階。
我們知道既有當地習慣不好去改變,但我們想讓小朋友體驗看看「變一張乾淨臉的滋味」。我們計畫幫40位幼兒園的孩子洗澡、整理頭髮、修剪指甲。然後站在落地鏡子前,引導小朋友觀察自己的身體「變臉前與後」之間的變化:有沒有比較舒服?洗澡前與後哪個你比較可愛?
我們希望透過發自內心的反思,產生長遠的影響,期望從小建立起健康衛生的觀念。
健康糾察隊計畫
小學裡的學生住校居多,全校18位學校老師沒辦法照顧到五百位小朋友的健康狀況。我們的角色就像健康糾察隊一樣,挑出不健康的小朋友,登記起來、交給老師處理,幫忙老師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健康狀況。我們邀請在醫院的學長姐教導我們整套的理學檢查課程,將整套的健檢技術搬到當地小學。健康檢查在台灣非常普遍,然而當地小學卻已經有「十年」沒做過健康檢查。我們希望能運用我們的醫學背景,幫忙當地老師掌握五百位學生的健康狀況。
喀滋!永恆的童年計畫
童年常常無聲無息逝去,轉眼間,我們就從穿圍兜兜學步車的嬰孩變成穿西裝搭高鐵的大人。當地小朋友不像我們人手一台手機、桌上一台筆電,可以記錄我們的青春歲月。我們計畫幫五百位小朋友各留下一張「永恆的童年」,幫他們保留下可愛的臉蛋與童年純真的眼神。
切格瓦拉計畫
切格瓦拉在學生時代的壯遊改變了他的一生志向。我們也期望這一趟有意義的旅行,讓醫學生接觸貧窮、疾病,使文化差異與醫療服務在醫學生心中激盪出不同於溫室下的學習。
計畫日程

每次驗收檢核裝備、細流之完整度。
國內試營運在彰化慈恩老人養護中心進行中醫義診服務。
資金運用
交通成本不含機票(由我們自付機票),但是因為涼山麻風村裡無法提供住宿,每日必須上下山之交通成本。
醫療耗材如組織剪、生理實驗水、75%酒精、清瘡藥膏、紗布等。
雜支如國內試營運(彰化慈恩老人養護中心義診)交通、企劃書成報書印刷費、通話費等。
麻風村攝影紀實 明信片 (一套十張)



四川臉譜水果叉


麻風村攝影紀實 牆壁掛圖 (卡版材質)

青年壯遊分享講座
謝謝您造就我們一段不平凡的人生,期望透過分享在服務過程中遇到的麻風病人的故事,以及反思後的收穫與成長,與您共同見證一群醫學生因為您的慷慨贊助而獲得成長的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