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戲劇節登上《幹誌》報導!

推倒你心中那一堵與藝術絕緣的高牆 

平民藝術家回巢創造社區藝文

2014 9 26日 台北)穆勒藝文是大直北安路上的民間新創藝文空間,過去四年來是策展人也是經營者的 Sol 自掏腰包,舉辦過大大小小的藝文活動與講座,企圖讓藝文能量在地方社區開枝散葉。今年穆勒藝文獨立策展將於 10/24-11/16 舉辦《Death2014 歲末戲劇節》- 主題為「死亡」。策展人 Sol 邀請五位 30 歲世代的平民藝術家從各自的工作崗位上回巢創作,他們的「分身」是咖啡館老闆、OL、老師、舞者等等,透過實際地交流,與不同取向的人群連結,讓感受藝術 的機會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形成一種既輕鬆又愉快的互動關係,消融一般民眾對於接觸藝術,有著重重障礙的那一堵高牆。

 社區藝文,重要嗎?

身處在相當緊繃的都市裡,人們高速流動,資本主義下所產生出許多擠壓與階級的對立,讓整個社會逐漸形成了一個巨大的壓力鍋。加上血腥與暴力的新聞事 件頻傳,在負面能量不斷的循環下,我們得用很大的力氣去消弭這些不安。但是如果我們試著讓藝術的力量融入生活的話,會怎麼樣呢?

「穆勒」取名源自知名編舞家 Pina Bausch 的同名舞作 -「穆勒咖啡館」,期許以自己的力量提供給疲憊的都市人,休憩與轉換心情的療癒場所,讓這個社會的壓力鍋能夠有個小小的出口,在家的附近,街角巷口就能騰 出一個能夠造夢的空間,使更多人透過分享,獲得滿足,促使更多豐沛的創作能量化解城市生活的不安。

 「不管有沒有錢,我們正在努力實踐!

故事發生在一對年輕夫妻的身上,他/她們是 Aarti&Sol。婚後毅然決然投入創業的行列,四年前在咖啡館林立的台北,選擇創立「穆勒」。常常有人把「穆勒藝文」跟「穆勒咖啡館」搞錯, 事實上它們是樓上樓下的鄰居,一個專營藝文空間、一個是經營餐飲,分開立案、各自獨立經營。

穆勒藝文原是老公寓的地下儲藏室,經過夫妻倆的巧手改裝成幽靜的替代空間,平日以舉辦藝文活動為主軸。起初要生存下去非常不容易,頭三年沒有依賴任何公部門與企業補助,也沒有請員工,所有活動都是一個人一手包辦企劃、行政、業務洽談、平面設計、網路宣傳,到現場執行。

中間辦過許多不同類型的活動,像是:主題影展、身心靈課程、文學影像講座、樂手駐店等,其中有部分的活動是不收費的,也曾有客人表示怎麼有這麼「佛 心」的舉動?而穆勒藝文的目的是讓經過的人只需要帶著一顆輕鬆的心,不須太過拘謹或惶恐就能接觸到藝術的美好,享受與藝術一起生活的愉快。

 

讀全文→http://flog.cc/mag/2014/death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