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募資故事

臺灣一向有「水果王國」的稱呼,四季盛產的蔬菜果物,孕育滋養了島嶼上不同的飲食文化與群體記憶,也創造了不同時節的樣貌。囝仔人長期關注兒童戲劇的美感創造與議題開發,從2021年發起「節氣果物語」計畫,關注於臺灣四季果物與人的關係,透過不同季節的代表水果,以其風味召喚乘載的時節記憶與生活情懷,描繪四季的不同風貌,重新喚起果物的記憶,與土地的連結。

在首部曲《咦!是什麼呢?》以西瓜的奇想出發,關心人與土地的關係;二部曲《果子去哪裡?》,則是透過冬季代表水果──橘子與最重要的節慶──農曆新年,以樹與果實的關係呼應離鄉遊子對於「家」既思念又想獨立的複雜情懷。

《果子去哪裡?》2024年在臺北牯嶺街小劇場首演後,獲得台新藝術獎季提名的肯定。今年,這個作品即將漂離臺灣,航向愛丁堡藝穗節,開啟第一次海外冒險的旅程,作品的遠行著實不易,需要更多朋友的守護與祝福,您的支持與祝福將使果子能無懼啟航。


🍊 我們是誰  

 

「囝仔人」成立於2019年,核心成員為劇場創作者羅婉瑜、王詩琪。一如「囝仔人」之名,囝仔人希望如孩童般,保持童心與好奇,以物件劇場、偶戲為主要作品形式,將日常探索轉化為創作素材,延伸物件的想像與可能性。以創作展演與藝能課程為發展重點,以創作、工作坊等各種藝術浸潤方式,拜訪臺灣的各個角落,今年更將探索的腳步踏出台灣,踏向世界的旅程。


🍊 《果子去哪裡?》作品簡介   

 

故事從一個不請自來的包裹開始說起,那是老家寄來的包裹,裏頭未必是貴重的禮物,往往是米油鹽醬醋茶,寄來也未必有什麼原因,有時甚至只是「剛好著時」。這些「著時」曾經讓人覺得困擾,因為包裹無法配合工作時間、宅急便配送時間,總是得特別安排才接得到。

這些「著時的困擾」正好反應著城市裡講求便捷、效率的特質,一天又一天的日子均質的往前,在沒有差別的時間所建構的生活,也逐漸麻痺了對環境變化的感知。是曾經在心裡埋怨過的不便,讓人意識到是不是不知不覺間,生活是否在講求方便之中,失去了滋味?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找回時間的滋味?

倘若將離鄉的孩子與家的矛盾心情,以果子與樹的關係比喻,乍看是果子孕育、長大,成熟,理所當然地生息循環,但細究其中,保留在果物上的痕跡都是生命成長的印記,果子的熟成、離枝、落地,也一如孩子長大,終將擁有個人的生活。

也是離枝熟成,離鄉獨立之後才知道,老家寄來的果物包裹,不會說話,卻結成不易,溢滿著「著時」的溫柔。

《果子去哪裡》包容了水果物種的身世,也是島民流轉的身世;這一份帶著歷史重量感的身世牽掛,為作品譜出了更有企圖心的格局。  ——台新獎提名人 孫平


🍊 作品特色  

 

  • 融入臺灣年節特色與離散歷史的隱喻

《果子去哪裡?》帶入說吉祥話、發紅包、放鞭炮等春節的儀式,亦呈現在年夜飯時爺爺講古的場景,以紙箱、居家物品,講述祖先們飄洋過海的的凶險歷程,暗喻近百年來前人橫跨黑水溝,來台灣尋求謀生之地,不知道會去到哪裡,不知道會遇到什麼事情的冒險旅程。


  • 說故事的物件劇場 

物件劇場的形式,以大小、造型表皮各異的橘子作代表為性格各異的親戚,並利用細緻的操作動態,將日常物件做出地震、海浪等地景的變化,翻轉物件的象徵意涵,以小物品譬喻大事件。

放眼舞台,演員的手與身可謂相互輝映,主客兩層次極好地統一起來,台下的眼光能自在地在物件與肢體間輪替游移,獲得一種完整的崇高感受。—— 台新獎提名人 張又升


  • 融入科普實驗,營造顏色變化

我們利用日常生活會使用到的柑橘風味日用品,因其不同的酸鹼特性在石蕊試紙上顯色不同的原理,將之轉化為顏料,在作品中現場作畫。以顏色的不同感官突現不同的人格特質。將簡單的物理實驗融進藝術創作之中,形成獨具風格的創作形式。


🍊 評論回饋

當《果子去哪裡?》於臺北首演後,陸陸續續收到不少的評論與回饋,無疑是對於作品以及劇團持續創作至今的動力來源之一,以下幾篇評論也與大家分享當時的回饋與不同的觀點:

牽掛的重量_《果子去哪裡》 。作者:孫平

物的明面與暗面,人造與天然《果子去哪裡──節氣果物語冬之章》。作者:張又升

光影底的生命敘事定向?《果子去哪裡——節氣果物語冬之章》。作者:楊美英


🍊 果子海外冒險首站:愛丁堡藝穗節

  良性叛逆誕生的愛丁堡藝術節!

1947 年,八個劇團因為沒被邀請參加愛丁堡國際藝術節(為了慶祝二戰結束),決定自己在邊緣(Fringe)演出,而“Fringe”也化用為「藝穗節」的官方名稱,原本「邊緣」、「外圍」的涵義在此昇華為多元藝術的大鳴大放。「藝術」,從歌劇院、音樂廳中解放出來,藝術的定義也往前推進一大步。

每年愛丁堡藝穗節有超過 3,000 場演出,地點從 劇院、酒吧、教堂、甚至公廁(沒錯,真的有!)無所不在!如果要看完所有演出,一天一場的話大概需要八年!

愛丁堡藝穗節也是超多明星的起步磚,比如《倫敦生活》(Fleabag)創作者 Phoebe Waller-Bridge、《飛行音樂人》(Flight of the Conchords)、甚至豆豆先生 Rowan Atkinson,都曾在愛丁堡藝穗節演出,從這裡踏上國際舞台~


🍊 演出期程

2025年7月31日至8月26日,在Assembly Roxy: Downstairs 進行共23場次的演出,並在演出期間同時進行街頭宣傳、座談分享等宣傳暨推廣活動


🍊 贊助品項說明

您的支持,我們暖心回饋,我們為本次募資計畫製作了柑橘手織品:

  • 吉利鑰匙圈:小巧可愛橘瓣鑰匙圈,陪伴您每天回家
  • 吉利杯墊:冬天熱飲、夏天冷飲,吉利杯墊都可以,黃橙橘三色隨機出貨
  • 吉利旅行小包:手織小福袋,可裝入藍芽耳機與口紅等生活小物
  • 春暖花開貼紙: 特色春聯貼紙,整年的祝福滿滿
  • 《落下的果子》繪本:《果子去哪裡?》繪本書,讓你把劇場帶回家裡,細細閱讀、慢慢品嚐
  • 囝仔人創意工作坊:以《果子去哪裡?》演出使用的酸鹼試紙實驗,延伸日常物件與生活的關聯,導引參與者以畫畫的抒發個人情懷。創意工作坊預計開設期間為2025年12月至2026年2月,開設地點為北部,倘若贊助者時間無法配合,將置換為囝仔人所開設之其他工作坊、講座活動。

🍊 經費分配

雖然《果子去哪裡?》此次獲得公部門補助與支持得以前往愛丁堡藝穗節,但由於年初預算凍結、補助時程延後與金額縮減,再加上近年英國通膨影響,整體成本大幅提升。

我們將於7月27日至8月26日,在藝穗節期間完成23場演出。文化部已核定補助7位成員的機票、住宿、保險與道具運費,但我們共有8位團員將共同完成這次演出,每一位都是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

因此,這次的募資,將協助我們補足:

📌 部分之機票與住宿費
📌 團隊在英國期間的基本生活津貼(伙食等)
📌 國際運費
📌 募資回饋品相關的製作成本

我們的目標是募集 120,000元,希望藉由群眾的力量,讓這趟海外旅程能夠圓滿實現。


🍊 你的支持,會帶來什麼呢?

你的每一筆贊助,都是這場國際冒險的一部分。有了你的支持,我們就能:

  • 讓每一位團員在異地安心演出、不為基本開銷煩惱
  • 將臺灣的創作能量帶上國際舞台
  • 用實際行動,證明小型劇團也能走得很遠

我們準備了多樣的回饋品,每一份都是由團隊委託親友親手製作、誠意十足,謝謝你成為我們旅途的一部分。


🍊 注意事項

感謝你詳細閱讀至此,擁有你們的支持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然而,有關募資回饋小禮物後續相關寄送的注意事項,還請特別注意:

  • 請在填寫資料時,務必填寫完整且正確之姓名、電話、地址,以利後續聯絡以及回饋小禮物的寄送(以免郵差杯杯無法順利的把小禮物送到你的手上)。
  • 回饋小禮物的寄送時程若因故需延期,我們會立刻與你聯繫;感謝你的耐心等候,我們會盡快寄出。
  • 回饋小禮物的商品圖僅供參考,實際商品可能有些許顏色差異,並加製囝仔人LOGO,故請以實際收到為主。
  • 創意工作坊預計開設期間為2025年12月至2026年2月,開設地點為北部,倘若贊助者時間無法配合,將置換為囝仔人所開設之其他工作坊、講座活動。
  • 若對募款資訊有疑問,請洽yinalang.group@gmail.com,或是訊息「囝仔人」Facebook粉絲專頁,將有專人進快回覆你的問題。


Risks and Challenges

  • 回饋小禮物的商品圖僅供參考,實際商品可能有些許顏色差異,並加製囝仔人LOGO,故最終版以實際收到的為主。回饋小禮物最遲希望可於七月底前寄出;如果因故無法順利寄出,也將會提早與支持者聯繫並更新最終可收件的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