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個故事 2013的起點:這些不計酬勞前來相挺的朋友們

文/汪兆謙


2012年,阮劇團試辦第一年的偏鄉計畫結束後,戲劇演出帶給將近2000名的小朋友滿滿的笑容;2000個笑容也讓劇團離開了小學現場後,載滿了信心回到了民雄。實驗證明,這件事沒做錯。而我們在想:「怎樣可以做得更好?」


2012年底,長期以行政老師角色輔導阮劇團的季娟,在一次閒聊中提到,同為嘉義人的她,希望能以無酬的方式加入這個計畫,站在行政的角度,一起幫阮多做一些事。此後,打開彼此信箱,每天至少將近10封往來溝通行政細節的電子郵件,帶著我們踏入2013。


安代是我北藝大戲劇系的學姐,我們曾經一起合作過她的畢業製作《收信快樂》,當年在學校演出深獲好評,後來還代表北藝大到上海參展拿了幾個大獎回台……;畢業後的安代銷聲匿跡,幾年後才知安代已嫁為人妻,當了媽媽,直接從創作跨界到幼兒教育領域(這不是開玩笑,當媽媽後,安代當過保母、也在社區大學、國語日報教過小朋友上課)。在跟安代講完偏鄉「想做一齣給孩子看,有啟發性、想像力的戲」初衷後,我們開啟了與安代/芷安(安代的女兒)一起創作的旅程。


Vivian曾經在倫敦修習專業的幼兒戲劇教育,回台灣也在前輩如果兒童教室裡頭待了不算短的時間。回到嘉義後對於戲劇教育仍保有熱誠,她找到了我們,主動表示願意加入我們耕耘故鄉的行列。


結識明倫則是在2012年的春天,來嘉義觀賞「草草戲劇節」的朋友本寧介紹下認識的。留學英國、得過台灣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的明倫,很阿沙力地以編劇的角色進來到這個計畫裡頭;佳琪老師是我北藝大音樂系的學姐,在嘉義民生國中任教多年,經常與我們分享教育現場的觀察與看法;Sean則是個玩小劇場、經常幫劇團擔任英文翻譯的國小的英文老師……。


「想做一齣給嘉義小孩看的戲」。很幸運地,有了一個心願後,努力做,真的許多貴人都來到這裡幫助阮劇團了。集合了導演、編劇、幼兒教育、國中小老師……等等無論創作或是教育現場的創意,2013年初開始,我們展開了每兩三週一次的「創作會議」,大家在固定的時間聚會,分享故事以及對孩童教育的看法。沒有一個宛如工廠輸送帶的模式,不是編劇寫出來、導演導出來就好;因為「嘉義經驗」無前例可循,我們更加深信創意的起源必須經過不斷地推敲與討論,才能夠確保戲的品質深入孩童的心中,也才有啟發的能量。


我想起了年初應「洪雅書房」國信大哥的邀請,劇團大家到他堅持以「自然農法」耕作(不灑農藥、不用機器)的田裡插秧的一段經驗:農忙了,會有很多好朋友來同心協力完成一件事;不要想急著求快,腳步踩穩、腰放低,事才做得好。在一切機器化、速成的年代,講求慢、土地情感與關係的人力插秧,在此更顯得可貴了。


秧苗入土,幾波春雨下來後,苗長得更高了,而我們也似乎感受得到今年的創意輪廓正在成形中。


多虧了這些不計酬勞前來相挺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