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埕,從一粒鹽開始,鋪陳了高雄的前世與今生……
鹽埕區,為大高雄一市轄區,位於高雄市中南端,左倚壽山、右環愛河、南臨高雄港,西北面以臨港路與鼓山區接壤,東鄰前金區,東南隔愛河出口與苓雅區為界,南側隔著高雄港和旗津區遙遙相望。是高雄市面積最小的行政區,僅1.4161平方公里。神似一個不規則的直角三角形。
2011年走進鹽埕區,會見到40年代的建築、50年代的招牌、60年代的商品擺設、70年代的菜單,它們全部匯集在同一個空間之中。在浩大的歷史框架之下,其中填補的是真實的人、景、事、物,如今的鹽埕區,依舊存有高雄的某種前世面貌,模糊又清楚,櫥窗的擺設、巷弄內的商品、關上的鐵窗、安靜的街角,書寫過去的跡痕,仍然銘刻在某些位置。產業上的重要性雖然已經功成身退,但人、事、物、情在經過時間的流逝與淬煉後,依然以某種難以取代的姿態存在,並繼續活著。
近幾年,鹽埕被都市計畫改造更新近逼,大規模的拆遷,一棟棟有記憶的建築突然某一天就消失了,徒留大片瓦礫遺憾。
於是我們更期待的這個計畫,不只是追趕紀實,更希望人涉物涉景的動態景深,扭轉風華已逝的刻板印象,讓更多人看到鹽埕不只駁二和小吃,更有許多人情標示出鹽埕表徵與內裡的市井座標。
以下節錄我們的口述稿,讓大家聞一下香~~~
海水鹹鹹 引水人話領港
高雄的身世從港口延伸而出,高雄港開港後,開始開拓了港口城市的面向,以及城市產業的基礎,從最外圍的輪廓開始,高雄港臨港線鐵路、高雄港口邊衍生出的特殊行業,港務局、港邊倉庫所構築的風景,刻畫了高雄與高雄人的內部意識。
穿過高雄港的紅色大牌樓,向左轉,在港務局的對面,有一座小小的兩樓建築物,招牌上寫著船長公會,和高雄港引水人辦事處,對像我這樣一般民眾來說,船長我可以想像,但甚麼是「引水人」?
還記得,那天是高雄標準熾熱的中午,刺眼大太陽底下我和採訪夥伴衝進引水人辦事處,詢問採訪引水人的可能性,小小的辦事處有著一個黑板,記錄著高雄港內船隻進港和出港的時間,高雄港的運作原來就透過這樣的小黑板每天進行與發生,在港口內有著許多人支撐起國家關卡的作業,讓重要的交通樞紐順利運作,對於的港口的認識和想像,透過引水人的敘說,才終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海上的作業相對於陸地,是完全不同的生活體驗,從船員、三副、二副到大副、船長,一階一階通過工作歷練與國家考試,需要具備能夠駕馭各式船隻的機械、物理原理,海象的天文知識,航行於世界各地的地理要聞,所有的知識都要立於頂點才能成為船長。最終經歷三年的船長資歷,才具備有引水人的考試的資格,能獲得引水人資格的每年更是寥寥可數,引水人在海事相關職業中可說是一個頂點。
連著兩次的訪談,引水人的職業輪廓才逐漸清晰,引水人辦事處丁漢利主任娓娓道來的,是船上生涯種種點滴,以及身為引水人的甘苦談。
三代討海生活,終出領港
我一家三代都是跑船的,我是第三代,從小的時候,我就知道引水人這個行業。我從小成績就很好,大學的時候原本預計可以上成大,最後上了基隆的海洋大學,本來想要重考的,但是我哥哥後來跟我講,說不定我很適合念海大,後來還是去了基隆念書。
畢業以後考上航海人員特考,就從三副開始當起,就開始認真的準備國家考試,每次考試都是考第一名,一次就考過,只除了領港考了兩次,第一次是34歲的時候,差0.2,掉頭我就走,我覺得還好我沒考上,考上的話就是我第一名生涯很大的一個污點。
三副也就是Officer[1],和其他的水手不一樣,有自己的房間,可以認真K書, 別的船員打牌、玩樂,我就繼續念書,到港口他們去玩、抱妹妹,我就去找船舶或機械的相關資料等等,很有計劃的準備。時間像一把刀,一刀一刀的凌遲每一個身在其中的人,尤其是遠洋的船隻,在船上還能保持身心的平衡,需要一定的意志力,尤其我們那個年代,還沒有電腦與網路,也沒有電視,甚麼都沒有,在船上就像被孤立一樣,就是這種環境,會讓你成功也會讓你發瘋......
[1]船副(英語:Officer或Mate),分為資深船副(昔稱:二副,2nd Officer, 2/O或2nd Mate, 2/M)和資淺船副(昔稱:三副,3rd Officer, 3/O或3rd Mate, 3/M),係屬於一船舶艙面(甲板)部門之高等海員(或稱甲級船員)。為一船舶之主管人員,並依據船長命令以及大副指示進行管理和值勤,負責航行當值、主管事務、督率有關海員等工作。
理髮阿姨
沿著打狗驛鐵軌邊走,會看見幾塊用木板白底寫上黑字的剪髮兩字,指示隱身在僅剩的幾幢日式黑瓦房舍的位置,一位精神奕奕的阿桑正在為男客人洗頭,是在玄關沏起的洗手台那種,客人坐在椅子上俯著頭讓水澆著,阿姨掬起笑容對我們示了意,要不是朋友帶路,還真的找不到在公園陸橋旁,在這裡開業40多年的家庭理容店。
「大公路橋是日本人做的,都不用維修,今年也要拆了,公園路橋是鐵的,那個還要維修。」
這幾年,政府在鹽埕和哈瑪星交界的打狗鐵道拆除了堪用的舊建築,闢建成公園,鐵路局更不時要收回土地權轉作開發,即便如此,理髮店的阿桑現在每兩年打一次約,還是守在這裡服務老客戶。
「之前在外面的那個鳥籠,被怪手挖掉了,原本有說要留呀,但是怪手一來就揮到了。現在,這個地方我就跟鐵路局租呀,不租的話,市政府又要叫鐵路局來拆掉,先租兩年囉。」
(未完待續)
自我介紹
林佩穎、李怡志
1983年生,還算是七年級的前段班,今年要正式踏入三字頭。
和高雄鹽埕的緣分始於2007年,在研究所期間,
2013年3月,我們受邀鹽埕在地的畫廊克朗德展出,
想要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些場景與故事,就算幽微,就算瑣碎,
目前完成文字約30,000字,圖片約 100張,整體會再編輯重整後印刷完成。
成品預計2013年7月底前完成,印刷後再陸續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