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好的地方


文/演員 張釋分

數一數搬回嘉義快滿九個月了耶。
這是一個小地方,因為我只要騎上機車~
就可以在呼吸病房、排練場和學校間來來回回移動。

走進呼吸病房,會看到一床一床蒼老的身軀,蜷曲得像烤過的吐司邊一樣,瘦瘦弱弱的窩在病床上。靠著呼吸器、鼻胃管維生,無意識的張著雙眼。每次離開時,步伐都無比沉重。

有一次提早去了病房,工作人員正在幫一位阿公換尿布。

換完尿布,那位工作人員就調皮的故意躺到病床上去擠阿公,說要和阿公睡同一張床,另一位工作人員就幫腔說:「阿公你緊把他擠下床啦!」阿公先是像小孩子一樣,假裝生氣的看著床上的人,卻笑得好開心。

然後才一邊舉起手,作勢要把床上的人揮下去。他邊揮,邊笑,笑的時候因為氣體進出呼吸管,發出咿咿的怪聲。阿公真的笑得好開心,我還看見他笑裂了嘴,嘴裡的牙都掉光了!

我第一次覺得那間病房還有生命力,第一次聽見笑聲。

好像小丑醫生唷!這讓我突然想起,最近才知道的一個身份。

小丑醫生簡單來說,就是在醫院裡的小丑表演者。

是1986年紐約一個叫《大蘋果馬戲團》的創辦人Michael Christensen提出的概念,後來在世界各地盛行。

他們具有高度的專業,會根據孩童的需要,爲他們量身訂做適合他們的表演。他們必須熟知每個小孩的病歷、喜好、情緒的變化等等,小丑醫生的工作是紓解孩童住院治療的恐懼、壓力和痛苦,想盡辦法讓他們開心大笑!

笑真的是一種很神秘的力量。

這次偏鄉排練就是以小丑的形式,和調皮搗蛋的性格,想帶給小朋友一個不同於大人的既定的視角。

去年度的偏鄉演出,我們走過那些山上和海邊的學校。有一些心酸和心疼的時刻,我們沒有想到一雙小孩的眼睛,可能必須包覆著他過早必須面對的,早熟的課題。

與母親一起遙望遠方南洋的故鄉、期盼外地工作的父母親在假日的到來、因風災而迫離原鄉,必須學著重建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秩序。那些割捨不斷的思念和徬徨的害怕,使我們想做得更多,使我們覺得腳步不能停。

透過這次小丑的表演形式,想告訴他們:生命它很妙,有好多種觀看的方式!

我們想在小孩的腦袋裡,放進一個小丑醫生。

讓他可以帶著走。

這個小丑醫生會逗你笑,會比你容易哭,有點笨拙也喜歡耍小聰明,開心時就大聲唱歌,跌倒的時候,會想剛才是頭先著地,還是手先著地,卻忘了痛。覺得每樣事物都好好玩。

這個小丑好朋友,他可以帶給你想像力、帶給你快樂、能讓你感覺到被陪伴和聆聽。

每一年度的偏鄉製作,都是我們經過細細思量,根據上個年度的觀察不斷微調,希望能做到量身訂做的自我要求,想盡辦法,開會再開會、討論再討論地,想把這齣送給小朋友的戲,揉得更有熱度、更飽滿。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人一起參與,來和我們一起,把笑的力量傳下去。

因為這個小地方,是我們長大的地方,
因為這個小地方,是我們相遇的地方,
因為這個小地方,是我們回家的地方,

因為如果你一起來,
我們就可以讓他成為一個

更好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