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神旅行日誌(三)—(下)2014.03.26

  • 帶回的,還有滿滿的感受…

從APR會議回歸到台灣文物修復本身,我們看見許多值得探討的問題:

1. 跨學科合作

在台灣,大多數修復計劃案的實際狀況是依靠修復師們的單打獨鬥,從事前的調查到檢測分析等大多由修復師負責執行。然而文物修復是一門龐大且複雜的學科,所牽涉到的領域從藝術史學、美學、社會學、化學、工藝學等,還包含了大量的實用技術。因此,跨領域整合確有其必要性:藝術史學家做文物歷史與美學的學術研究,保存科學人員則針對物件的材料作分析,而修復師便是在前兩者的資訊與自身的專業判斷之中,找出最適合文物的修復方式。

此次會議強調,為完整一龐大的古蹟修復案件,不可單靠各學科的專家學者,更重要的是必須有擔任居中協調的專業人員,能夠協助各方提出的意見,綜合解決方案來擬定最終的修復計劃,避免忽略不同面向的重要因素,完整文物保存的方向與判斷。

                                         

                                           〔Art Historian + +Scientist + Conservator +Negotiator = To make decision〕

2. 民眾的了解與參與

究竟什麼是APR?誰該關心APR?誰會需要APR?

我們發現,APR關注的議題,其實就是希望所有人開始關注與我們生活周遭息息相關的細節,進而幫助古蹟文物的修復與保存。我們期望APR的理念能藉此次的參與及分享開始推廣,深入大眾的生活。

對於古蹟或文物來說,擁有專業修復技術的人員是重要的,但擁有更多了解文物修復並能自動關注文化資產的社會大眾,更是重要。

3. 台灣的修復教育

參與APR會議的多為建築類修復師,但不乏學生及其他相關人士。歐洲地區的修復教育多為大學結合碩士的學程,長時間結合完整規劃的相關課程訓練,系統性的培養了許多專業的修復人才。

反觀台灣,修復教育相關科系本就稀少,大學與研究所課程的銜接也尚未完備,因此修復專業的養成極其艱難。但若能及早針對教育系統、課程,師資等著手改善,即能有效提升台灣修復人才的觀念及專業養成。

會議期間,本團按計劃參訪將閉館三年作維修養護的瑞典國家博物館,為完整博物館建築本體修復施作,展館設施完全清空、展品則全數移至安全的存放地點,或交由不同修復單位進行修復;每間展示空間都作了修復前的標準示範區,以作為後續工作的依據,預計2017年重新開放。

一件完整的古蹟建築或文物修復案,應細分為多段不同的進程,而APR則扮演其中最重要的前置調查及協調部分:其內容包含文字、照片記錄的資料彙整、材料及早期特殊技法之探究,更重要的是,在修復施作前,將積極扮演溝通業主、委託人及修復工作者之居中協調的角色。在詳實的文獻回顧及資料收集後,設定出完善的修復計劃,以有效減少修復工作中產生的爭議與錯誤,並提供後人在未來修復研究上所需的資料存查。

於此,我們體認到APR在歐美,並非只是一特殊名詞,更是一部由深厚專業基礎及經驗脈絡累積而成的進行曲。期望不久的將來,台灣的修復工作也能逐漸趕上,以不間斷的努力,累積豐厚成果。

謝謝大家對“帶著門神去旅行”線上募資計劃的支持,活動即將進入倒數一個月,請大家繼續分享我們的訊息,讓台灣的文物保存工作能有更多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