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NE table  一張桌子扶助計畫

 (第一張桌子-刈包吉愛心宴)

        每個人都需要一張桌子,能夠靠著這張桌子吃一頓溫暖的團圓飯。『the ONE table 一張桌子』扶助計畫,期望每個人能在這張桌子上找到他的需要,不論那只是微小的幸福感,或是一份難得的溫暖。


每逢歲末寒冬,家人團圓之際,社會角落總有一群人渴望著一份溫飽。當我們在與家人圍爐享受年菜時,希望也能溫暖這群為艱辛生活打拼的朋友,讓他們也能感受年節的氣氛。

目標

216,000元

往年愛心宴會請600桌次,預計6,000人以上受惠,平均每桌成本約7,200元,目前刈包吉阿伯告知收到捐款約30桌,而『the ONE table 一張桌子』扶助計畫,希望協助刈包吉募集30張桌以上,因景氣寒冬,如果無法達到目標600桌,至少希望可以完成1/10的目標,期望延續這份愛,讓這群為艱辛生活打拼的朋友,在年節間也能感受到一份溫暖與一桌團圓。

『the ONE table 一張桌子的由來

「生活不忘公益,公益隨手可行」,隨時關心公共利益及社會關懷。

一張桌子簡單看似只有三支桌腳支撐著,分別代表著一起合作的三位女孩,另外一支隱形的桌腳,代表著社會上支持公益與傳遞愛心的人;『the ONE table 一張桌子』扶助計畫,讓需要被幫助的人,藉著一張桌子找到他們的需求,無論是捐贈者或是受贈者,都能因為這張桌子,讓這些善念一一完成,讓生命有所不同。

   女孩們多年為社福工作,以親身經歷,接觸社會弱勢族群,因此產生惻隱之心,立志用「創意結盟」利用創意和異業結盟方式,期許達到公共利益及社會關懷為目標,將此目標視為事業中的一個「重大責任」,一步一腳印,把愛的力量傳遞到每個角落,讓社會變得更美好。

刈包吉最後一場愛心宴 善心人募款助圓夢 報導


每年到了過年期間,家家戶戶正準備團圓,這群辛苦的「艱苦人」,正排著隊期待一頓溫暖的愛心宴。


第一張桌子-刈包吉愛心宴 

    廖榮吉「刈包吉」是個令人不陌生的名字,尤其對萬華地區的艱苦人來說,更是如此;刈包吉心疼這群艱苦人在過年時節難以取得一餐溫飽,多年來用心籌辦愛心宴,但今年,卻有重大的危機。

    刈包吉因逐漸年邁,身體健康狀況不如以往,且本身能支持愛心宴的積蓄不多了,明年是否能繼續辦下去,還是個未知數。

    今年是刈包吉辦理愛心宴的第33個年頭,擔心600桌的愛心宴食材不夠,往往都是好幾個月前先跟廠商吩咐;今年刈包吉面臨到一些危機狀況,以致善心人士捐款熱度僅有愛心宴費用的一成,龐大的目標落差讓刈包吉憂心重重地說:「如果經費不夠,只能將四天的愛心宴縮為兩天,而今年就是最後一次了,為了這些艱苦人,怎樣也要把這次圓滿地辦完。」

   『the ONE table 一張桌子』扶助計畫,邀請社會大眾一起支持「刈包吉 愛心宴」,幫助這份善念,延續下去。

這些善念的初衷來自於「圓滿」

   女孩們在社福工作時就很認同刈包吉阿伯的理念,因為也辦過大型的寒士尾牙,深知一場團圓的背後需要多少人辛苦付出與籌備,所以對於刈包吉阿伯在新聞上告知希望找人傳承的消息時,有致電詢問,是否有企業願意接手?是否有人願意像阿伯一樣付出?阿伯說他還在等…

   女孩們擔心過年快到了,大家都在忙於一年的總結,也許沒注意到新聞…但時間越來越緊迫,如果等不到怎麼辦?所以發起『the ONE table 一張桌子』扶助計畫,這代表了是個開頭,無論是女孩們長期藉由園藝治療到弱勢機構服務,或是日後看到需要扶助的故事,我們將會一直增加服務的桌子,讓桌子能翻轉、讓愛能無限蔓延。

    此次募集將全數捐贈給刈包吉阿伯的帳戶,目前也以30桌(30桌*7200元=216,000元)為低標,希望募集越多,讓更多辛苦的「艱苦人」能一同團圓;明年如果還是沒有適合人選接班,『the ONE table 一張桌子』願意募集多少辦多少桌,邀請社會大眾一起支持「刈包吉愛心宴」理念,讓刈包吉的這份善念,延續下去。

補充:此篇刈包吉阿伯的故事、部分文字、圖片,參考及採用網路資料與媒體報導,影片及預算為刈包吉阿伯協助拍攝與口述。

刈包吉的故事

      1940年生的廖榮吉出生於木柵,78歲的他,兩歲時就失去了父親,只靠母親種菜養家,而豆腐渣、番薯籤,常是廖家五個兄弟姐妹的晚餐。從小雖然沒有太多受教育的機會,但他很有生意頭腦,當年指南宮還沒有柏油路,小小年紀的廖榮吉,便赤著腳,到山腳下幫香客背孩子上山,小小孩收新臺幣五元,大一點的收十五元。

   小學畢業,他到萬華當印刷廠學徒,退伍後恰好老闆身體不好,打算退休,他便以新臺幣三十萬元頂下印刷廠,「我硬著頭皮湊了十五萬元,另外十五萬元慢慢分期付款。」廖榮吉工作比誰都認真,「那時候哪有什麼九點上班、五點下班?我工廠一開就是二十四小時。」也因為努力,他的工廠從最初的兩臺機器,漸漸擴充至八臺,工人也逐步增加到三十人。加上他最講信用,出版社要求三天內要拿到書,只要答應了,就會拚了命的如期完成,因此生意好,讓廖榮吉初次嘗到有錢的滋味。

    開印刷廠時,他發現有些單身的員工過年時無處可去,便邀請他們一起吃年夜飯,「起初只是希望大家聚在一起,熱鬧熱鬧。」他說,當時街頭很少見到流浪漢,倒是有很多等工作的挑夫。想說也可以在這一天一起溫暖,一起感受團圓氣氛,所以就在龍山寺貼上「請吃飯」的紅紙,漸漸來吃飯的人愈來愈多…

  幾年後,廖榮吉的印刷廠卻因不敵電腦排版的興起而結束營業,他形容那是「人生最徬徨」的時期。到處找工作,也做過臨時工,後來妻子開始賣刈包,他也一起投入經營。儘管收入大不如前,但廖榮吉仍堅持每年的愛心尾牙不能斷,從此成為人人口中的刈包吉,他說,隨著來吃尾牙的街友愈來愈多,「請客」也愈來愈不簡單。除了經費有限外,還得隨著物價變動調整菜色,與處理申請路權等瑣事…

    雖然對愛心尾牙盡心盡力,但終究好人難為。除了菜色抱怨,也有人才一上菜,就把整條魚打包,有人偷走了湯勺,還有人說:「怎麼沒有發紅包?」談及此事,廖榮吉感慨萬千地說自己做得很「切心」:「早年請街友,都不會發生這種事啊。時代真的變了,現在很多人不知道禮貌,心裏也沒有『感恩』兩個字。」有時,還會聽到鄰居的閒言閒語,有人酸溜溜地說他「錢太多」,有人散播不實謠言,說他繼承了大筆土地,身價驚人。「嘴巴長在人家身上,要怎麼說我也沒辦法。人家說人家的,我做我的。」

    廖榮吉對街友的關懷,其實不限於一年一度的尾牙。平時他就會買便當發送,朋友送來肉粽等食物,他也會分給年長的街友。尤其看到在街頭賣口香糖、玉蘭花的弱勢者,就算他正在開車,也會下車購買,「自力更生的人要多多鼓勵。」廖榮吉宴請街友漸漸傳出名號,最讓他欣慰的,就是寒士們的一句「謝謝」,還有熱心人士的小額贊助,「我沒有立案成立協會,卻有這麼多人願意相信我,實在很感謝。」

   「做人不要貪,貪心就不會快樂,」廖榮吉說,他從不跟小孩拿錢,生活非常簡單,卻也逍遙自在。他最大的樂趣,就是到處去釣魚,累了就睡在沙灘上,一碗白飯,配一點海帶,就是滿足的一餐。他說:「多做善事,多結善緣。雖然未必得到掌聲,心裏卻有無限滿足,」

無論是幾桌的愛心宴,參加的「艱苦人」總是爆滿,各各盛裝打扮,為了就是這頓期待一年的溫暖

愛心宴時常爆滿,刈包吉說只要有人來他有能力就請,所以加張椅子在路邊,已經見怪不怪了

無論是參加愛心宴的隊伍

或是三節節慶等發便當

還是刈包、油飯及冬粉湯…

應景粽子

甚至是禦寒衣物

大夥都會互相通知刈包吉的訊息,耐心排隊,帶回屬於自己的角落,開心享用


愛心宴服務

    臺北萬華桂林路底河堤外停車場,過年期間擺起盛大流水席,喜氣的大圓桌上放滿雞鴨魚肉,陣陣吆喝聲、談笑聲,流露出濃厚的春節氣息,來「吃尾牙」的全都是「艱苦人」。尾牙一連四天,共計六百多桌,現場總能見到一位白髮蒼蒼的長者,忙碌地在席間穿梭─他是廖榮吉,在夜市賣刈包為業,人稱「刈包吉」,他連年宴請街友,一請就是23年。

   從一九八七年起至今32年間,共為街友辦了23次尾牙宴,最初,他祇辦了三、四十桌,現在則都是四、五百桌起跳,每年都有上千名街友從北中南匯集到桂林路底河堤外停車場,今年他打算從小年夜到初二,一連四天,共席開六百桌的流水席。

   廖榮吉說,來吃尾牙的街友愈來愈多,「請客」愈來愈不簡單。三個月前,就得開始準備,先到市場預定大量食材,「單是豬腳,就要準備一千斤。」買東西要付錢,沒錢怎麼辦?他笑著說:「我常在年後幾個月,才把剩下的款項還清。」 為了招呼遊民,已經當阿公的他連自家團圓飯,都得等到辦桌結束之後才能開動,「兒女知道我在做好事,也都能體諒」。儘管辦桌費用壓力很大,他還是堅持不向兒女要錢。 

   除了愛心宴刈包吉阿伯偶爾也會在三節節慶時發放便當與端午節粽子應景,天氣很冷的時候也會募集保暖衣物捐贈,有一年準備準備300件全新毛衣、350個雞腿便當及茶葉蛋,總花費約4萬元;還有一次共準備兩千顆肉粽、五百份便當,花費約十五萬元;還有350個便當、橘子、饅頭及紅蛋,另外也準備了刈包、油飯及冬粉湯…

   廖榮吉說:「有錢吃比較好,沒錢吃差一點啊」,他自己負擔近一半的費用,當然也有許多愛心人士幫忙,因為近500萬的費用,他自己並沒有辦法負擔這麼多。今年的愛心宴地點依舊在北市桂林路底的堤外河濱公園停車場舉辦,地點寬敞,也不會干擾到他人。

    除了鮮魚、白蝦、茶鵝、麻油雞、炸豬排跟蓮子豬肚湯等豐富菜色,照慣例提供無限量的愛心麵,無法上下午兩場,但最後一次希望一樣維持600桌次,讓寒士朋友們能夠吃飽好過年。

    不過刈包吉阿伯也說自己已經78歲了,去年摔跤導致手術開刀之後,身體狀況更是大不如前,加上財力的重擔,決定今年辦完就要退休,希望有接班人延續這份愛心,他願意免費贈送價值百萬元的設備,也會花2年的時間協助舉辦,讓「愛心宴」傳承下去。 

寒士歷史

     寒士的出現在台灣各個時期中都有不同文獻的記載,其中又以台北最早開發的艋舺占最大宗。早期的艋舺因為地處貨物轉運樞紐的碼頭邊,聚集了許多的碼頭工人與船上的水手。商業活動全盛時期活絡的人潮與金潮使得艋舺碼頭文化與飲酒老街、酒店茶店成了密不可分的關係。

     後來河道淤積、失去港口功能後,艋舺逐漸沒落。碼頭工人與水手們已無法負荷昔日粗重工作,在沒有家人協助與照顧下,一身病痛而顛沛流離的寒士們在艋舺的街道巷弄間穿梭。

   日治時期曾有位任職臺灣總督府的土木技師施乾,因為工作關係而調查艋舺地區的貧民生活,因為不忍許多貧苦的人淪落街頭行乞,無人照顧,所以決心幫助這些弱勢。

   他除了散盡個人積蓄甚至向親友借錢,購買了艋舺的土地,搭建草寮,收容乞丐,一方面提供他們清潔與用餐外,還教導他們讀書認字、養豬種菜、編笠製鞋,學習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另外一方面,他還觀察這些弱勢的生活,做成紀錄與書籍,提出解決的方針並喚起大家對於這項議題的關注,後人尊稱他為「乞丐之父」。

   根據實際走訪,深入了解後發現:有許多寒士或拾荒者是世代傳承的!在現實的環境中一直無法擁有生活資源與唸書機會,導致長期處於社會中低階層而無法翻身,一代又一代的惡性循環。

   許多人對於街友、寒士都存有刻板印象:可憐之人必有其可恨之處;有手有腳卻不願意工作…其實這些人很多都曾是對社會很有貢獻的人,後來迫於各種現實無奈而開始流浪。大家可能很難想像,這些街友曾是老師、蓋房子的工頭、或是賣電腦、醫生、甚至是曾經百萬年薪的房仲、作家,後來卻因為重度憂鬱症、生病、重大意外打擊,失去工作後才流落街頭。

    七成的寒士其實是有工作的,只是他們的工作不同於一般上班族,大部分是舉牌、出陣頭、臨時工這些工作對於體能都是一大負擔,在身體逐漸衰弱的情況下,生活條件著實堪憂。

     寒士過去都曾和你我一樣,背後都有個屬於自己的故事。一位90歲的爺爺因為太太摔斷腿無法出席愛心宴,為了讓她也能喝到這一碗溫暖的熱湯,他唐突地起身致歉並告知希望打包這碗熱湯,如果身為同桌的你我該如何回應?當他們盛裝出席愛心宴的背後,身上所有的家當其實是為了表示對這場盛宴的重視。寒士就像我們的朋友,你是否願意更用心看見他們的故事甚至化作實際行動支持他們?


分享給大家一篇寒士的作品,他訴說著身為寒士的無奈與勇敢

街友

其實我不是候鳥,祇是常常遷徙,從這裡的地下道,腳步雜遝的車站,

到那邊公園的涼椅,溽暑的蚊蟲前仆後繼地,闖入我微帶醉意的夢中,

穿好中秋發放的衣褲之後,正好趕上尾牙的邀宴,喝一碗溫熱的酸菜排骨湯,

散席之後,拎緊紅包,踅至街角的雜貨店,買兩瓶成分不明的老米酒,

我把曾經所有的,都留在記憶裡的故鄉,祇是夜晚太黑太冷,時間一久,

也就忘了,回家的路,不斷地遷移尋覓,卻注定永遠無法歸去

(其實,八分醉的時候,我彷彿想起了老家的方向,唉,祇是下一秒鐘已是,十分醉的迷途,絕對孤獨的候鳥)


其他支持寒士單位

     萬華的一位導遊同時也是位遊民,在當地團體「芒草心」的努力下,他們訴說自己的生命,成為有血有肉的人,進一步主動參與政策擬定。

台灣芒草心慈善協會


1.穩定居住:

(1)配置專業社工輔導陪伴個案的中繼居所;

(2)單點收容人數密度低,降低人際摩擦紛爭;

(3)低度管理,住民參與式自決生活公約;

(4)創造平等尊重的友善居住空間,提高入住意願;

(5)持續追蹤成功租屋自立的離所個案,個案遇到困難時得以早期引入資。


2.社福資源連結:

(1)協助年長、身心障礙、低收入個案取得福利身份,獲得基本保障;

(2)協助發生緊急狀況的個案申請急難救助金;

(3)協助陪同個案就醫,並配合醫療單位後續追蹤及衛教,降低小病拖成重症的狀況;

(4)連結外部資源提供法律諮詢服務。

3.就業資源連結:

(1)連結就業管道,篩選適合個案的工作機會;

(2)從面試到正式開始工作,陪伴輔導個案逐漸建立信心,穩定工作狀態。

4.人際關係連結:

(1)積極參與社區活動,創造融入社區的契機;

(2)不定期邀請前住民回來參加活動和大家話家常。


     我們的政府雖無法保證人人皆能富有,並遠離貧窮,但即使淪落貧窮,仍能維繫人的尊嚴與生活的溫暖,使貧窮不再是一輩子,甚至代代無法翻身的枷鎖。

台北市政府社會局


1.寒冬送暖

2.短期及後送安置照顧

3.協助輔導就業

4.醫療保障與服務

5.遊民工作暨生活重建方案

6.街頭遊民輔導服務


人安基金會


1.防飢:

提供維生食物,免因飢餓而走險。
(1)站內街友輪炊,鼓勵街友自食其力。
(2)用餐精神:「你做我吃、我做你吃、不做不吃。」

2.防寒:

提供衣被禦寒、氣溫15度以下開放夜宿平安站。 

3.防病:

不定期義診、患病救助。

4.潔身沐浴:

浴室及洗手間使用,保持個人衛生。

5.三節(端午、中秋、過年)慰問:

舉辦賀節活動、鼓勵街友向上。

6.社會福利轉介:

協助申請補助或轉介安養。

7.急難救助:

意外等重大事件處理。

8.工作轉介:

與勞工局、社會局合作,輔導寒士脫離流浪生活。

 9.愛心餐券服務: 

(1)對象:缺食者(街友、寒士、清寒學子、高風險家庭者、遭逢巨變者、清寒身心障  礙者)

(2)服務方式:基金會連結全台愛心商店做公益,每個月提供免費愛心餐券,服務對象以劵兌換餐點。

還有許多團體如人生百味,都是關心寒士的團體,很喜歡他們說的:「弱勢不是被切割出來的特殊族群,而是流動的、可被改變的狀態。」


齊心協力翻轉困境

1.知名度: 『the ONE table一張桌子』扶助計畫,為三個女孩發起,期望透過與群募平台的合作,喚起民眾對於寒士的重視及關懷外,最重要的是期望能募集「刈包吉愛心宴」,讓寒士能在大家團圓之際,也能享用一份溫飽。

2.公信力:透過與群募平台的合作,讓民眾有安全的捐款管道,款項將全數捐贈刈包吉帳戶。

3.號召力:群募平台推動愛心活動,可以號召更多關懷寒士的民眾一同為弱勢發聲及利用實際行動幫助他們。

4.實質力:利用民眾集資捐款,可以更實質的幫助寒士,在過年期間能享受團圓與溫暖氣氛。

預算(經費)編列




結語

    愛默生說「人生最美麗的補償之一,就是人們真誠地幫助別人之後,同時也幫助了自己。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也就是在幫助我們自己。」

   現今的教育培育了許多高學歷的人才,然而在生涯教育的目的上只教導學生創造有價值的人生,卻沒有教導他們如何在逆境中開創另一片天空;寒士,以前我們叫這群人為流浪漢、街友,對他們的印象也停留在好手好腳、偷懶不願意工作、只希望有人救助…直到有一年的街友尾牙活動,我們實際到萬華街頭去觀察、訪視,才發現常常我們用自己看到的某一面去評斷對方,卻沒有深入去了解對方的背景與心靈。

舉辦尾牙的單位很多,自此為街友帶來「年味」,以一桌菜餚、一個小紅包,帶來睽違已久「家」、「尊重」、「關懷」的感覺…有些人會說,只給他們吃一頓飽有什麼意義?當我們親身服務這些寒士才會知道,一頓溫熱的飯菜有多難得,一桌的朋友有多可貴,我們共同讓這麼多渴望溫暖的人一同齊聚,而且每年都如此期待這個聚餐,看著他們穿著全身的家當盛裝出席,每個人臉上如此開心、幸福,我們的心也跟著暖了起來。

   我們很幸運能和家人一同團圓迎接新年,也不需要煩惱下一頓的溫飽,但社會角落有許多弱勢卻有許多我們無法想像的故事,有些會一代接一代的傳承下去,有些努力的掙扎看是否能扭轉困境,無論如何「寒士」努力的生存著,而我們難道不該伸出援手並且尊敬與疼惜他們嗎?

參考資料

1.廖榮吉- 维基百科

2. | 大台北| 地方| 聯合新聞網

3.自由時報電子報        

4. TVBS新聞網

5. http://mail.jwsh.tp.edu.tw/~lawfate/f-2.html

一家辦桌萬家香「八大宴席」製作

6.民視新聞

7.中時電子報

8.三立新聞網

9.華視新聞網

10.社會局官網

11.芒草心協會官網

12.人安基金會官網

13.台灣慈善400年書籍

14. ETtoday新聞雲-網友熱議「萬華街友都敗類」,社工:他們其實有工作 | 

   此篇結合女孩社福經驗與網路參考資料,感謝眾多善士與媒體報導,讓我們有機會能協助刈包吉阿伯,無法預測募集狀況,但希望這樣的善能量能夠傳遞出去,並且在社會角落發光。


リスク&チャレンジ

  • 『the ONE table一張桌子』扶助計畫(三位成員專為小型社福募款與園藝治療師),此次每筆善款將全數捐贈刈包吉阿伯的帳戶,並會協助阿伯開立捐款收據的感謝卡(無法抵稅但以資證明,請提供正確抬頭與地址方便寄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