洱海
雲南第二大的內陸湖
向右,是清澈無比的水
向左,是一場未完待續的優養化水質
為什麼?
...
1. 為什麼我們要蓋廁所
我們希望改善當地長期使用茅坑所造成的環境汙染,因為當地居民缺乏污水管理觀念,使糞便直接排入洱海造成嚴重優養化。
- 主要服務內容
針對當地衛生條件簡陋的農家,進行廁所的建蓋。當地師傅帶領下,我們以挖坑、搬磚、和水泥、砌磚、塗漿等步驟,建造維護生態平衡的三槽式環保廁所。
不需要耗費水電
又能產生沼氣作為能源供住家使用
環保且易普及的衛生設施...
2. 環保廁所的好處
➤ 「屎」料未及的能源…
§ 環保廁所 §
排泄物在第一槽累積、液化後流入第二槽,藉由微生物的自然分解過程,以及在無氧狀 態蟲使卵及病原體死亡,產生無臭且乾淨的肥料流至第三槽,供農田使用。
3. 緣一個未完待續的夢
緣起>>
西元2000年聯合國發表之「千禧年發展目標」(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 預計2015前使無法持續獲得安全飲用水及基本衛生設施之人口減半,而當時中國雲南省為其發展地點之一。
不過多年前,聯合國終止在雲南的項目,但是當地的飲用水安全及基本衛生設施並未確實改善。
< !說好的!乾淨的水呢 ? >
深耕種籽計畫 >>
藉由建造環保廁所的行動,喚起當地對環境永續發展的意識,在村民們心中種下環境保護及衛生觀念的種籽,口耳相傳推廣給更多人,並延續至下一代。
拜訪當地小學,用愛與陪伴,改變每個生命>>
服務,在每個角落
同時,我們也在學習
相互的交流,相互的成長
相互為著我們的母親,地球
盡一份心力。
團隊訓練—我們的成長
我們藉由一年的種籽培訓課程如團隊建設、服務學習概論、PA課、體驗教育、反思引導訓練、風險管理,建立正確環保觀念與服務學習的基本概念,成為獨當一面的服務學習及反思的引導員。
每一次的PA課程,都是團隊訓練默契的時候。
Cooperation & Communication
合作與溝通
時常,我們尋覓著
屬於雲南團隊的平衡...
屬於人與自然界的平衡...
屬於服務與學習之間的平衡...
就像齊眉棍...
屬於上與下之間
那不容易平衡的默契。
4. 社會實踐
環境相關活動—成大總動員>>
除了理論的課程,我們也關心國內環境相關議題,舉辦校內環境講座、地方淨灘活動,邀請學校內各個科系學生參加,喚起大家對於海洋環保的重視與愛惜。
社會公益—用生命影響生命>>
為了回饋過去社會對我們的支持,以及讓此計畫影響更多人,今年開始,與台南市兒童福利中心的向日葵志工隊的學生合作,一起在暑假前往雲南執行計畫。此外,我們也定期至台南市偏鄉小學帶活動,包括才藝、團康、科普等課程,攜手實踐服務學習的精神。
~成功大學服務學習中心與台南兒福中心~
今年的我們
與台南兒福中心
展開一段神奇的緣分
兩天的相處
劃破我們之間心的界線
對團隊,對兒福,對我們服務的心
有了全新的畫面與想像。
年度活動規劃
行程
經費與預算
註:雲南團隊在FlyingV計畫,所募款六萬元,主要是用在廁所建材費,包含廁所建材成本、建材運費、當地師傅工錢。
合作單位
- 台南市兒童福利服務中心
- 成功大學服務學習中心
- 雲南省大理州龍山行政辦公區
- 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麥地村村委會
感謝您耐心看完我們的介紹!讓我們一起把夢想做 大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