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朋友說年邁的母親常常會忘記關瓦斯,很困擾.
2.最近有個藥商電視廣告-幫助降低記憶力退化的也提到忘關瓦斯.
3.上網搜尋發現, 消防署的2013~2014 的居家火警案例佔了過半是"忘記關閉瓦斯爐火"所引起 !
以上原因~這麼嚴重危害居家安全的問題, 除了一些高級(昂貴)的自動關火瓦斯爐, 或要有鄰居聽到的"火災煙霧警報器", 難道沒有其他方便或便宜的方式來避免"忘記"?
恰巧近年有種藍牙防丟器盛行, 藍牙涵蓋範圍剛好又大約十幾公尺, 恰可涵蓋一般人家庭範圍, 加上其低耗電特性, 因此我們將藍牙防丟器這樣的概念做成瓦斯爐把手, 就是"防止丟下未關的爐火" ,對於一般出門就會帶手機的人來說, 可以多一層提醒的保障
========================================================================================
1. 不光是老人容易忘記, 一般人因為生活忙碌也容易忘記.
2. 一時情急, 例如接到學校通知-小朋友在學校受傷或親人受傷之類的, 慌張出門.
3. 與原先預期的情況不同, 例如原先只是要出去五分鐘倒垃圾或是到便利商店買個東西卻巧遇熟人, 一時興起閑聊到忘我!(未帶手機?我們也有法寶-產品介紹5.)
4. 火警煙霧偵測警報器需要裝(可另外防電器起火或其他火源), 但那個除了是亡羊補牢, 還得要有左鄰右舍有人在家並聽到警報聲, 所以只裝這樣的東西是不夠用的, 主動提醒忘關爐火豈不更直接有效?
5. 百萬的汽車上面有超過10萬的安全配備 - 胎壓計, ABS, 4~6SRS, TCS, 車道偏移警告,
主動煞車系統. . . 價值十倍的住宅, 難道不值得投資幾千元來增加各種安全設備?
1. 安全防空燒瓦斯爐, 動輒萬元, 還得丟棄還能使用的舊瓦斯爐, 浪費錢又不環保! 因此, 我們的設計, 是只做藍牙(防止忘關)瓦斯爐把手, 只需要簡單的更換把手, 就可以達到提醒防忘關火的功能, 既環保又省錢!! 搬家或是換下一台瓦斯爐都還可以拔過去繼續使用!!
2. 安裝簡單, 只需簡單3步驟, 1.要移除原來有把手 2.黏上原點擋板3.裝上藍牙把手 
3. 搭配全天候開啟的Home藍牙, 可讓手機知道你是忘記關火離開家(Home藍牙與把手藍牙的訊號皆消失), 但也不會在平常使用完關火(只有把手藍牙訊號消失)發出提醒擾民. 
4. Android / IOS APP追蹤訊號,可多人使用,也可監看多組藍牙把手,安全把關不遺漏
5. APP增設定一兩組緊急聯絡號碼, 當手機警報三十分鐘無人回應, 為了避免火災發生,手機屆時會自動把求救簡訊發送出去, 以作為忘關瓦斯+忘帶手機的最後安全防線!
6. Bluetooth 4.0 技術超省電, 約六到十二個月才需更換電池.
7. 我們的創新構想還不只是這樣, 未來還希望能與手環連結, 因為手環有很多有睡眠偵測或心律測量, 萬一瓦斯爐火使用中,不小心看電視睡著可啟動警告, 甚至讓手環震動, 以免老人重聽聽不到, 或是,老年人不小心暈倒或呼吸心跳問題, 則可啟動前述緊急送信呼救!
火災煙霧警報器, 雖然便宜, 也必須(其他電器或火源也會導致火災),但確實有其隱憂, 萬一左鄰右舍都不在沒有人聽見警報聲, 會釀成大火! 藍牙把手只要1/3~1/4的價格, 卻可以與防空燒瓦斯爐有相當的安全防護力, 而且是事先預防而非亡羊補牢!(上述火災煙霧偵測器防護不相同, 但卻不牴觸, 如果只是花小錢是值得投資, 安全無價!!就如同車子, ABS, 4~6SRS, TCS, 車道偏移警告, 主動煞車系統. . .各個的保護範圍皆不同, 但都很重要)
因為是個全新的構想所創造的新產品, 除了看市場的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外, 雖然我們已經儘可能把一些設計重點設想週全, 但為了怕有遺漏, 可經由Q&A 擷取寶貴意見, 來讓我們的產品更完美, 更貼近消費者真正所需
2016 5/9-8/10 開模, 測試,修模到模具完成
2016 5/9-7/11 PCB Layout, 制作PCB 與 SMD MASK, PCB完成後 SMD+DIP ,APP開發
2016 7/11-8/15 模製初級樣品組裝及送測NCC, 低功率發射器, 安規等
2016 8/15-8/30 最終樣品組裝測試
2016 9/1-9/13 量產出貨

計畫提案人兼設計主管, 在科技產業有超過十五年豐富產品設計經驗
日月光半導體 RD LAB工程師 IC 封裝設計
竹科某光電 RD 工程師 DVD光學讀取頭
內科某光電 RD 工程師 DVD光學讀取頭
ASUS RD 課級主管 DVD光學讀取頭/ IP CAMERA
Pegatron(ASUS 分家) 數位機上盒
ASUS子公司 RD 理級主管 智能掃地機, 小筆電
有帶領台籍工程師兩人與陸籍工程師十人設計團隊經驗, 絕對能把創新的發明, 從創意-設計到量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