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嬤家的前世今生 第一回

之前有不少粉絲趁著藍圖展以及蘆葦之歌的電影欣賞活動,搶先參觀未來即將成為「阿嬤家」的迪化街1段256號。許多參觀過後的觀眾皆驚豔於「阿嬤家」建築空間的雅致與雋美。不瞞大家說,小編第一眼見到「阿嬤家」時,就愛上這座坐落於人文薈萃寶地-大稻埕,從日治時期保留至今的建築。

 


究竟「阿嬤家」是多少年前就存在的建築呢? 

阿嬤家第一次正式保存登記的年代,正好跟小桃阿嬤出生年是同一年,西元1922年(大正11年)。小桃阿嬤正是永樂町人,當年生活與就學就在「阿嬤家」附近一帶。不過,根據文資學者們的專業調查,「阿嬤家」建物的興建年代可往前推估至1885-1922年間。也就是說,「阿嬤家」實際上已逾百歲,與我們阿嬤處於同一時期,見證時代的繁華、戰爭、動亂與復甦。


「阿嬤家」的外觀是大正時期的現代主義建築式樣,著重於簡潔明朗、線條的表現與比例的均衡,正是十九世紀日人所引進的西方建築潮流。「阿嬤家」在當時是樣式很時尚的二層樓街屋(店鋪)。外觀立面採用了大量的溝面磚(スクラッチ・タイル,scratch tile),這類的建築材料流行於大正末至昭和年間。大正末年由北投窯場所生產。阿嬤家的立面採用的是抓紋溝,是用工具抓、刮的方式來生產,表面上再上釉,仔細看會發現溝面較大且淺,山筋不明顯且中斷,形式自然。

 


下次大家經過迪化街時,不妨可到「阿嬤家」門口前駐留一番,欣賞這棟見證台灣百年人文歷史的建築獨特之美。也歡迎上周六、日有來阿嬤家的朋友,留言給我們,與我們分享您的感想或心情喔 :)


集結我們與阿嬤的共同心願一起把阿嬤的勇氣蓋回來!>>https://www.flyingv.cc/project/1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