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俠的世界 |


隨著時間的長河流逝,人們是否忘記我們古老民族的驕傲,

孕育著我們生命,給予我們教育和生命觀的文化搖籃,

曾幾何時我們忘記了歷經幾千年歷史,犧牲了無數先烈先賢的生命而成就的文化厚度,

而如今現代化瞬息萬變的社會模式,

人們浮躁張揚的情緒,急功近利的心態,

是否能有安頓歇息之處,我們該以何為根?



操練大桿子為南北內外皆有的一種操練功法

  


| 我的習武之旅 |        

高中的時候因緣際會之下,在武術名家王傑老前輩門下學習太極推手和岳家散手。 王老前輩曾是抗日游擊隊的成員,十八歲時便加入軍旅,實戰經驗非常豐富。當時因為初練國術的階段,所以對於王師爺的實戰演示多半無法揣摩學習,更遑論是對於內涵理路的了解。但是因為曾經見識過這種社會武術上少見的實戰方式,對於剛習武的我武術觀念的啟蒙跟建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就養成我之後探討武術實事求是的精神。

我的武功主要得自程派高氏八卦掌,師父是吳國正先生。從清末開山董海川祖師算下來,我是第六代強字輩門人。我的這一支是第二代程庭華宗師所傳下,程氏八卦掌特色是掌型呈龍爪掌,手法多有跌仆跤法,腿法以低腿暗腿居多。後來高義盛宗師這系又有了地支八卦六十四掌的內容,大大豐富了散手內涵。

出社會工作之後,我曾經一度中斷武術的練習。但是在經歷過許多事之後,發現武術是我唯一安定內心的力量。在自我激勵之下,我重拾了往日的練習,閒暇時也不忘出外與武友交流對打。體悟更深之後,才發現現今國術普遍丟失打法的問題。於是立志要親身去挖掘研究做好這一塊,保留住這些文化資產,下一輩人學習才能深入不至於失傳。這也是我窮盡一輩子也要去完成的事業。




| 走入武林 紀錄武術真傳 |     


什麼是武術?各門各派的招式之間又蘊含了什麼?


為了能讓大眾能正確的認識中國傳統武術以及更好的推廣發揚傳統武術文化,

我將在今年六月出發前往港澳大陸等地尋訪武術真傳的武行老手藝人,

以文字影像紀錄下揭開傳統武術實戰中一般難以見到的打法。 

尤其是在游場貼勢、欺心詐意、接手開門、搶膛破勢、敗勢退打為記錄重點 ,

並且以地域環境為背景、日常生活點綴來拍攝旅行紀綠片。


已故紅拳名家劉存和老人演示跑拳搭手影像  此式為三十六排手中的抹手奪將 (可點擊觀看)


六合大槍傳人劉存和老人


傳統武術有許多種散手形式

而在真正的實戰搏擊中所謂裡門外門上中下三路叫手應手等等觀念往往少為人所知在坊間還是可以看到許多老師演示招法應用,但是多半是貼身入膛後的動作。少有示範教授所謂游場的技術,包括眼法、佯攻、欺心詐意等等。


習練傳統武術,讓我明白文化的水土流失造成現今國術普遍無法實戰的現況,就因為在現在社會面臨將失傳,於是我積極想建立傳統打法文字影像資料庫,詳細記載每個師傅接手用拳的細節,保留傳武的精華所在。讓大家發現國術的真貌,提升大眾學習興趣。


  • 訪港期間拜訪永春白鶴門李剛師傅


      

| 傳統武術文字、影像資料庫建立 |        


# 紀錄目標


武術是傳統文化珍貴的一部分,也是幾千年冷兵器時代老祖宗智慧的結晶。

而這些技法保存在一些碩果僅存的老拳師身上,有著人亡技亡的可能。

所以這也是我一直想去紀錄、學習完善傳統武術,達到以下目標 :

  • 功法正規化
  • 拳術規範化
  • 理論知識化
  • 擊自動化


# 預定訪問對象(列舉其中三位)


體驗真功夫主持人趙冀龍師傅


古時練武師父都會要徒弟走訪江湖,訪的是功夫,也是人情。透過各地尋訪的過程當中把自己的功夫為人處事都徹底的有過一番經歷。人生,本來就是一種修行,藉由這些走闖江湖的故事讓自己成長,歷練了許多事情之後這樣才算是圓滿,才能夠格稱得上是一名武行人,這也是我由衷的夢想




少林心意把傳人德建合一師父


所以傳統武術的繼承者如何要在未來能有一片屬於自己的領域,並且以此成為一個事業,實在有賴我等傳統武術習練者努力創造市場與環境,讓致力研究發展傳統武術的人能夠在生活經濟上能夠獲得滿足。

這次的發起一個內地尋訪真傳的旅程,無非就是為了以此為話題,使得越來越多人對傳統武術產生關注認同,拋磚引玉能讓更多更優秀的人才學者們加入復興傳統武術文化的大事業,甚至影響到文化社會以及教育,讓傳統武術漸漸成為一個生機蓬勃的產業。



吳氏開門八極拳掌門吳連枝師傅




陜西三原縣崔應彬師傅


# 預定紀錄路線


預定計畫可能因為各種狀況增加地點而變更路線或是順序,

不過確定要去的香港、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西、陝西則是必到之地。


起訖年月份(西元)

計劃執行負責内容


2015年6~8

抵港,與涂行健師傅和李剛師傅會晤,討論採訪方式後,開始與師傅的學習課程並進行採訪記錄拍攝,拍攝空檔前往位於深井的國際宋氏形意協會以及在九龍的嵩山禪武醫協會分會拜訪,並討論採訪事宜

2015年8~10

抵達北京會晤鐵萼奇蘭、趙冀龍前輩詳談初步了解京城武林傳承概況,北京採訪目標為武協八卦掌孫志君老師,牛街白猿通背拳五行掌 意拳實戰技法,三皇炮捶的夫子三拱手絕技

2015年8~10

南下天津廊坊市霸州縣霸州鎮郝庄伙村採訪心聚六合通背拳龐潤增老師 ,後至滄州孟村訪開門八極掌門吳連枝老師

201510~2015年12

至河北石家莊訪意拳楊鴻晨老師 少林金雞派傳人李文江老師,後至山西晉中市太原訪宋氏形意拳協會宋光華老師,祁縣訪戴氏心意拳田如文老師的猴樁功法 ,楊道昌老師的心意打法

20162~2016年4

至河南鄭州登封市三皇寨訪少林心意把傳人釋德建師父

紀錄學習心意把功法和少林擂台散手訣要。周口時曉武老師的心意六合拳十大真形、湯瓶七式

20162~20164

至陝西西安市訪紅拳楊斌老師記錄學習關中十大盤 基本功三原縣訪崔應彬老師的三十六路打法 ,渭南市武協訪郭滿盈老師的打手跑拳實戰技法,包括九手排子、四九拳、雲裡顯聖、三齊王亂點兵、蜜蜂亂採花,走門子的釘膀捶、六合手、撩陰手等等技法


註:若因季節氣候等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無法拍攝記錄,會視情況駐留北京或是當地等待條件許可。


                                              


| 為什麼需要募資? |     


限制於個人力量有限,許多計畫訪問的師傅散居大陸各地,旅行紀錄片製作時間和花費就變得難以承擔。因此才想藉由這次的募資發行來籌措資金,也藉這個機會向大家宣傳我的理念想法,希望喜愛支持傳統文化的朋友們能一同響應。


  預算表





項目

單價

數量

小計

Sony FDR-AX100攝影機 4K


72900

1

72900


LIBEC TH950DV油壓雲台腳架


9500

1

9500

專業數位錄音筆

2490

1

2490

創見SDXC128G記憶卡


3890

6

23340

義大利FERRINO WTS白鵝絨睡袋


17700

1

17700


   交通費用(飛機)

  

台北到香港往返6000,台北到北京35496,西安到台北20280

1

55776


交通費用(陸地)

香港八達通卡3000

大陸動車15000

公交車2000

1

20000

  

                   住宿費用

  

香港60天 大陸240天,一天約200元人民幣 匯率乘以5.07

1

304200


飲食支出

  

香港60天 大陸240天,一天約100元人民幣 匯率乘以5.07

1

152100

緊急雜費開支(醫療保險或補貼其他事項)



50000

通訊費用

手機申辦,網路申請租費 話費


10000

總計金額:

$718006


  
# 募資部分四十萬元,自籌部分為三十一萬八千零六元


而在聯絡拍攝的方面,這段期間多虧各界許多朋友的幫忙之下,已經掌握十來位師傅的聯絡方式,像是嵩山三皇寨的釋德建師傅、西安的楊斌師傅、甚至有些要訪問的師傅已經有接觸,像是香港的李剛師傅和涂行健師傅。而最近大陸流行的武術節目"體驗真功夫"主持人趙冀龍師傅也在微信跟我聯繫上了。因為在傳統武術上接觸了比較長的時間,對於行話用語舊式武林規矩本身有相當的興趣去研究,自然是比一般的武術愛好者了解,這對我在尋訪以及溝通拍攝的時候有很大的幫助。


| 團隊介紹 |     

# 影像後製處理   
  
黃浩偉
世新廣電系電影組
曾任職
法商陽獅廣告
欣恩影視
小樹影像工作室
主要負責協助處理所有影像後續製作。
# 交流技術顧問  

張君豪
蘋果日報社會版專欄記者
八步螳螂左顯富師傅親傳弟子,武術界過手經驗豐富
主要負責解答一些武術知識疑問,還有與人過手交流中應注意事項

# 採訪挖掘顧問

劉康毅  
武學書館負責人,從事武術挖掘採訪出版二十餘年
主要提供一些地點和師傅的資料,以及在聯絡拜訪的過程當中應當注意的事情和忌諱。

#執行
賴尚豪  
主要負責交流採訪、影像文字記錄、紀錄片構思、資料庫建立


| 回饋介紹 |  

# 風景明信片
在走訪中國大江南北的時候,會以我的角度拍攝下一些絕美風景製成明信片

# 旅遊筆記書
旅途中的文字紀錄會寫成筆記書出版,包括生活札記、武術體會、所見所聞

#紀錄片
返台後會將所記錄的影像交付專業影像處理工作室剪輯成紀錄片。

#故事分享會
以演講配合影片方式邀請大家來分享我的武林歷險過程,場地視參加人數租用

#感恩酒會
將以記者會模式舉辦,邀請數家媒體提高關注度和交流度,現場並備有外燴餐點以及酒水飲料。

風險與變數

  • 1.在香港期間的各式動態皆會發布在我的Facebook粉絲專頁---挖掘瀕臨失船的傳統武術 賴尚豪的武林壯遊日誌上,讓支持我的朋友們能隨時掌握進度。另外有疑問的朋友皆可以在粉絲專頁上發問或是提供意見,我都會予以回覆。 2.由於內地對於Facebook的管制較為嚴格,因此登入的時間會較為不固定,我大約一周更新回覆一次。 3.紀錄片和書籍出版時間因同時後製編輯時間較為匆忙,但是會盡量於時間內出版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