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小王子的撒哈拉

在公益旅行中,採集沙漠與人的故事

 

 
提案者:蔡適任
 
「由沙漠得知秘密者,無法老去。死亡將至,繞沙丘一週,隨即遠離。」
 
──摩洛哥文學家 Tahar Ben Jelloun
 
 

空寂瑰麗的撒哈拉,蘊藏小王子喚醒的那口井,然現今沙漠生態與游牧 傳統飽受全球暖化與觀光業衝擊,沙漠之泉已漸乾涸。本計劃邀請您加 入這場具公益與田野調查雙重意義的旅程,一同守護沙漠生命。

 
 
緣起 :撒哈拉・探尋
 
「在茫茫大漠盲目尋找一口井,是件荒謬的事.但,我們還是出發了.」
──Antoine de Saint-Exupéry,《小王子》
 
  撒哈拉,坐落遙遠非洲,僅次南極洲的世界第二大荒漠,蘊藏瑰麗豐富自然景觀與游牧民族故事,激發法國文學家 Antoine de Saint-Exupéry 寫下不朽名著《小王子》
 
  2010 年至 2011 年,蔡適任在摩洛哥人權組織服務期間,走訪撒哈拉與綠洲聚落,在法國曾受人類學學術訓練的她,著手進行田野調查,赫然發現全球暖化、沙漠乾旱化及觀光產業嚴重衝擊在地傳統遊牧文化與生態保育,是而產生為當地發聲的想望
 
(圖:摩洛哥南部撒哈拉沙丘上的觀光客.適任攝於當地)
 
 
 
撒哈拉・瑰麗廣袤的所在
 
「我向來喜歡沙漠.
坐在沙丘上,什麼都看不到也聽不見,
卻有說不出的什麼在寂靜裡閃爍著.」
──《小王子》
 
  撒哈拉(Sahara)是阿拉伯語ءارحص 的音譯,意指沙漠,位於北非,佔地廣大,總面積約九百萬平方公里,囊括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利比亞、埃及、蘇丹、查德與尼日等六國部份土地。
 
  本計劃鎖定摩洛哥南部綠洲聚落 Merzouga 為主要據點。
 
  摩洛哥位於北非馬格裏布區,居民主為阿拉伯人與柏柏爾人,乃君主立憲國家,經濟發展緩慢,極度仰賴外來資助與觀光產業收入。
 
  Merzouga 人口稀少,距離最近的小城 Rissani 約三十五公里,緊鄰阿爾及利亞邊界,因擁有摩洛哥最高沙丘,乃成觀光重鎮,外國觀光客絡繹不絕,炎炎夏季則為摩洛哥人沙浴時節
 
(圖:摩洛哥南部撒哈拉沙丘上的觀光客.適任攝於當地)
 
 
 
觀光・生存與生態間的兩難習題
 
「讓沙漠愈發美麗的,是在不知名角落,藏著一口井.」
──《小王子》
 
  《小王子》裡,飛行員在沙漠中為小王子尋找一口清淨水井的故事膾炙人口
 
  水,是生命的起源,在沙漠地帶卻極度缺乏,當地僅能生產小麥、椰棗與少數蔬菜,連年乾旱讓許多游牧民族放棄傳統生活模式,進入定居狀態,連帶讓觀光業幾乎已是該地區唯一的就業可能。
 
  觀光產業已是沙漠地區「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的兩難習題
 
  大量湧入的觀光客以及隨之而來的工業化垃圾,在沙丘橫行無阻的吉普車,重度衝擊脆弱的生態平衡,如雨後春筍出現的觀光旅館使用大量沙丘儲水,導致綠洲農田無水可供灌溉,更遑論觀光客對游牧民族傳統文化所造成的多方影響
 

(圖:綠洲農田間工作閒聊的老者.適任攝於當地)
 
 
 
計畫綱要
 
  2011 年至 2012 年間,適任利用在摩洛哥人權組織工作之便,以圖片文字記錄發生
在撒哈拉裡的真實故事,並完成一支紀錄片【帶走沙丘】,詳實呈現遊牧民族困頓現狀
與對生存的渴望
 
  回到台灣,適任仍無法忘記在世界最邊遠荒涼角落,鎮日勞碌,只為求一口飯吃的
遊牧民族,以及當地愈形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是而提出此本計畫,完成兩大任務:
一、
在撒哈拉進行公益旅行;
二、回撒哈拉完成田野調查,並以正式出版品呈現
 
  邀請您以認購「回饋物」或參加旅行等方式進行資助(詳見以下公益旅行內容說
明),款項將回饋到:
一)、協助當地弱勢遊牧民族的生計
二)、支持沙漠豐富自然景
觀的保存與紀錄
三)、推廣遊牧民族的生活美學與傳統智慧
四)、揭露近代沙漠與人
的互動歷史
五)、調查觀光產業與水資源的爭奪真相
 
以下分別就公益旅行和田野調查的規劃與執行進行說明:
 

(圖:在湖畔向觀光客兜售化石以求一家溫飽的遊牧民族父子.適任攝於當地)
 
 
 
一、公益旅行
 
  觀光產業之為地方經濟命脈已是事實,沙漠發展若要永續,幾乎唯有發展對土地與居民都友善的「生態觀光」一途.也因此,適任此行將結合公益旅行概念,住宿於貧窮的遊牧民族家庭,讓旅行必然產生的消費行為直接有助於在地居民生計,而非只圖利旅館業者
 
  此外,本計畫回饋物將直接向當地遊牧民族購買在地物品,讓贊助者善意提供的資源不僅幫助適任完成為沙漠寫書發聲的夢想,更讓遊牧民族增加些許養家費用
 

(圖:在荒漠向偶然出現的觀光客兜售傳統手工製品的遊牧民族孩子們)
.適任攝於當地
 
 
 
【「回饋物」說明──公益性質與沙漠力量物】
 
  此行將在當地向遊牧民族購買充滿沙漠能量與游牧民族傳統文化意涵的撒哈拉物
品做為回饋物,並附上該遊牧民族照片
 
  回饋物多為單件傳統手工製品,適任將依照認購數量,向遊牧民族購買,但無法事
先確定材質、大小與樣式.若回饋物為女性傳統手工製品,礙於當地女性忌諱暴露面容
的風俗民情,恐無法提供女性正面照
 
  集資款項將如上說明,除直接回饋當地住民生計,將全數用於撒哈拉自然文化生態
調查保存推廣相關活動上
 
 
 
回饋物如下列:
 
500:簽名書
適任第一本著作【管他的博士學位,跳舞吧】(心靈工坊,2008年)簽名書.

800:簽名書
適任第二本著作【偏不叫她肚皮舞】(開學文化出版,2012年)簽名書.

1000:兩本簽名書
適任兩本著作【管他的博士學位,跳舞吧】(心靈工坊,2008年)與【偏不叫她肚皮舞】(開學文化出版,2012年)簽名書.
(圖:沙漠玫瑰,大自然的奇蹟,由風雨自然雕塑成如玫瑰綻放的花瓣.)

1200:沙漠玫瑰原礦
沙漠玫瑰堪稱自然奇蹟,一片片如玫瑰花瓣的特殊紋路乃由撒哈拉風雨等自然力所形成.據說沙漠玫瑰的寶石語為「愛與才智」,能帶來與深情的人連結的可能性,又有「實現願望石」之稱,能強力支持心中的願望和祈禱。(引自【和各式各樣的人有瓜葛時,來一朵沙漠玫瑰吧!】一文)。

(圖:遊牧民族到偏遠處開採化石,販售給觀光客以換取溫飽.左圖為在乾枯大地尋找化石的遊牧民族,右圖為打磨成飾品的化石,可作為燭台、香座或菸灰缸,由適任攝於當地)
1500:撒哈拉化石
撒哈拉曾為大海,當地遺留不少化石,已是此時遊牧民族主要收入來源之一。
 
2000:遊牧民族手工布製駱駝
散居沙漠各處的遊牧民族婦女利用廢棄舊布,以手工製成駱駝,販售給觀光客,在沙漠有時可見孩童在路旁兜售母親製作的布駱駝.純手工製作,皆為單件。

2500:遊牧民族柏柏爾傳統女性頭巾
柏柏爾女性在節慶時,配戴於頭上的頭巾,底色純黑,飾以彩線、珠珠與金屬鐵片,搖晃時,可輕微發出聲響.皆為單件,純手工製。
 

3000:遊牧民族柏柏爾傳統純手工製小背包
沙漠遊牧民族傳統手工包,為女性用來裝隨身物品的日常生活小背包,純手工製,皆為單件,無法事先指定詳細款式與顏色,只能到當地尋找柏柏爾傳統樣式手工包.

3500:遊牧民族貝都因女性傳統服飾 Melhfa
因應沙漠特殊氣候,遊牧民族貝都因女性傳統服飾 Melhfa 可包裹頭臉與身軀,抵擋風沙與太陽曝曬,色彩紋路鮮明艷麗,各區圖案材質不同,深具傳統特色。

 

4500:遊牧民族柏柏爾女性傳統手工披肩
撒哈拉遊牧民族柏柏爾女性出門前,習慣在身上披上一件黑色大披肩,上頭繡工來自女人在家常勞動,利用閒餘時間,親手縫製而成,各個地區與每個女人皆有不同刺繡手法與圖案風格,純手工皆為單件,且極少出現於觀光用品店中。

5000:撒哈拉公益之旅分享座談會
將由贊助者指定場合,分享沿途經驗與田野調查結果,內容形式再議。

10000:列入該書感謝名單
待正式出版,您的大名將列在感謝名單上,與書同在。

25000:沙漠同遊(限額五名)
與適任一同進行兩周的摩洛哥沙漠深度旅遊,詳細內容再議,不包吃、住、交通、來回機票.「公益旅行」概念下,沿途將以最節省且對環境與居民都友善的方式旅行,入住民家,將住宿費回饋給在地居民,並增加認識當地風土民情的機會。
二、田野調查計畫說明
 
  適任希望將一手田野調查資料以報導文學形式,進行出版,與台灣社會分享撒哈拉現況.相關田野調查在摩洛哥人權組織工作期間,已完成泰半,仍需補足更為細緻深入的地方史料調查,項目如下:
 
一)、探訪沙漠各處不同自然景觀
 
  撒哈拉不乏碎石遍佈的乾枯大地,與沙丘、碎石地與草原等自然地貌,物種豐富,生命型態各自不同,因著極度乾熱的特殊氣候,多為夜行動物。
 
  適任計畫深入撒哈拉各處,以圖文呈現沙漠豐富多元面貌。
 
(圖:散居撒哈拉裡的游牧民族女性,清晨餵養羊群雞隻.適任攝於當地)
 
 
二)、探尋遊牧民族特有生活美學與傳統價值觀
 
  傳統遊牧民族在生存條件嚴苛的撒哈拉逐水草而居,生活簡樸單純,鮮少肉食,駱駝羊群是最重要的資產,也是沙漠生存夥伴。
 
  綠洲農耕亦是重要經濟活動,除去椰棗生產,棕櫚樹下一畝畝農田種植小麥、紅蘿蔔與洋蔥等作物,讓沙漠子民維持一定程度的糧食自足。
 
  以現代語言來說,與天地萬物共生存的傳統遊牧生活方式非常「環保」,消耗資源極少,物盡其用,生活堪稱毫無垃圾.適任將試圖呈現傳統遊牧民族的生命價值觀與生活美學,以及在沙漠生存的古老智慧。
 
 
三)、紀錄近代沙漠與人的變遷
 
  全球暖化下,近二十年來,沙漠乾旱問題日益加劇,造成駱駝與牲畜大量死亡,直接衝擊當地游牧民族生存,失去牲畜的游牧民族只得結束傳統經濟型態,走入聚落定居。此外,近代國內外政治與經濟等因素,亦以外力快速影響遊牧民族人文生態與傳統文化。
 
  六○年代,法國公司挾帶舊殖民者優勢,到此開礦,當時幾乎所有礦工皆為游牧民族,幾十年後,礦脈開採殆盡,法國公司離去,礦工四散,僅留 Mifis 廢墟。七○年代,歷經摩洛哥與阿爾及利亞戰役,邊界築起,讓游牧民族再無法於撒哈拉自由行動,同時也讓本為同一家族的游牧民族成了兩個不同國籍的人。
 
  適任計畫造訪散居沙漠各處的遊牧民族,了解個人史與家族史等「人的故事」,敘述在游牧、採礦與觀光領域求生的遊牧子民,呈現近代遊牧民族傳統生活與文化變遷,以及沙漠之人與沙漠之間不曾止息的互動關係。
 

(圖:牽驢前往井邊汲水,與駱駝共享珍稀水資源的遊牧民族女子)
.適任攝於當地
 

(圖:絡繹不絕的觀光客,騎駱駝至沙丘賞夕陽.適任攝於當地)
 
 
四)、觀光產業與水資源爭奪
 
  2011年,適任走訪摩洛哥南部沙漠,該區地方經濟極度仰賴外來觀光客,在全球媒體播放下,北非人民示威與鎮壓場景嚇走許多觀光客,理應觀光客絡繹不絕的沙漠春天,綠洲街頭寂寥冷清。
 
  「若沒有觀光客,在這什麼都沒有的沙漠地帶,我們就只有死路一條了!」當地居民異口同聲訴說相同心聲,擔心與憂慮,言溢於表。
 
  沙漠乾旱化問題長期不得解,摩洛哥政府甚至在上游城市Errachidia 築起水壩,切斷部分綠洲灌溉用水,常年乾旱讓沙漠湖泊大幅縮小,讓以往仰賴湖泊灌溉的農田長期廢耕,尤有甚之,沿著沙丘如雨後春筍般蓋起的觀光旅館大量使用沙丘裡的儲水,瓜分灌溉用水,讓已然處於缺水狀態的綠洲農田更是雪上加霜。
 
  成為當地經濟命脈的觀光產業與其發展現況、水資源爭奪、工業化垃圾汙染以及遊牧民族傳統文化變遷之間的關係等等,亦是此行調查重點。
 

(圖:清晨礦山上的游牧民族,用完簡單早餐,準備下坑.適任攝於當地)
 
 

五)、希望與力量

在天災人禍等多重因素下,游牧民族或離鄉背景,走入城市打零工,或渡海前往歐洲討生活,堅守故鄉者,只得投入觀光產業,任由旅館經營者剝削勞力,賺取微薄薪資,牽著駱駝或駕駛吉普車,帶觀光客旅遊沙漠,亦或上山開採化石,再向觀光客兜售。

  曾在中國傳教的英國女傳教士 Mildred Cable 曾說:「無水,沙漠不過一座墳墓。」水資源爭奪問題在綠洲愈形嚴重,亦讓弱勢族群更難以脫貧出困。不少旅館設有游泳池,佔用灌溉用水,載著觀光客的吉普車與越野車在沙丘上肆意馳騁,傷害動植物,平添垃圾污染,更讓本已相當脆弱的沙漠生態平衡愈發處於岌岌可危狀態。

  游牧民族後裔此時泰半定居且投入觀光產業,讓傳統遊牧文化產生本質性的變動。面對自然環境變遷、生態危機與觀光產業的衝擊,遊牧民族在現實危機中,依然堅毅樂天地在沙漠生活著,展現希望與力量。

  此旅行計畫完成後,除了尋求將田野調查資料以報導文學的方式出版,並舉行撒哈拉相關講座,計畫於各社區大學、大專院校與民間組織巡迴,以最直接的方式,與台灣社會分享這趟旅行的見聞與公益旅行經驗。

 

 
團隊介紹
 

 
  旅居巴黎十二年半,原本立志當個「孤僻而偉大的人類學家」,卻為了埃及樂舞,一步步捨棄在象牙塔裡發亮的學術榮耀。幾經苦痛掙扎,終究取得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EHESS)文化人類學與民族學博士,更陸續獲得在巴黎、柏林與布魯塞爾等重要東方舞公開賽獎盃的殊榮。
 
  返台後,投入埃及東方舞教學,足跡曾及台大性別與肢體開發課程、社大埃及樂舞。流浪的渴望讓她毅然放下舞中所有,前往摩洛哥人權組織工作長達十三個月,竟無可救藥地愛撒哈拉,進而深入探討沙漠生態及遊牧民族人權等議題。
 
  此時以著重肢體開發、樂舞合一與文化意涵探索的埃及舞蹈家教課,傳遞自由即興的舞蹈觀念,計畫未來再回撒哈拉,投身沙漠生態與人權志業,走入下一場未知的挑戰。
 
已出版著作:
【管他的博士學位,跳舞吧】 心靈工坊,2008 年);
【偏不叫她肚皮舞】(開學文化出版,2012 年)
個人部落格:jaladanse.blogspot.tw
舞蹈教學網站:www.jaladanse.com
 
 
 
 
 
適任執行此計畫的能力
 
一、獨自在阿拉伯社會進行文化研究與田野調查
 
  留學法國十二年半,以國家公費生身份,取得法國文化人類學與民族學博士,並以舞蹈為題,發表多篇學術性論文,具有人類學理論運用、舞蹈分析與文化批判能力。
  2008 年,獲得國家藝術文教基金會補助,在台灣進行中東舞蹈教學調查研究報告,題目:【台灣流行性異國舞蹈教學之初步田野調查──以中東肚皮舞為例】,已順利完成調查。2011 年,以摩洛哥遊牧藝文節為題,再度獲得國家藝術文教基金會研究補助,於摩洛哥南部沙漠獨立進行調查報告,題目:【生態、觀光與沙漠傳統文化──以摩洛哥南部撒哈拉地區二起藝術節為例】。2011 年接受法國社科院 François Pouillon 教授邀約,前往巴黎參與東方主義學術座談會,發表與舞蹈相關的演講。
 
二、對阿拉伯社會、文化與歷史的掌握能力
 
  留學法國研讀文化人類學博士學位期間,除了習舞,更與旅居法國的阿拉伯裔移民往來至深,開啟對伊斯蘭世界與平民生活的理解。
  於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唸書期間,得以從學術研究的角度,深入理解伊斯蘭社會、文化與其歷史,在法國教授 François Pouillon 指導下,對伊斯蘭文化的掌握日益精進。
  2010 年至 2011 年間,服務於摩洛哥人權新聞組織,在地生活長達十三個月,結識諸多摩洛哥友人,為組織獨立完成數支人權新聞報導,並利用假期,走訪各地,進行摩洛哥在地傳統文化的人類學田野調查,期間泰半進駐摩洛哥家庭,與尋常百姓一同生活作息,以理解民間生活,不走旅館等觀光客路線。
 
 
三、書寫與表達能力
 
  至今已出版兩本著作【管他的博士學位,跳舞吧】(心靈工坊,2008 年)與【偏不叫她肚皮舞】(開學文化出版社,2012 年),亦已發表諸多與舞蹈相關的學術性文章。
  獨立進行記錄片拍攝,【帶走沙丘】於 2011 年完成,亦已在 youtube 發表數支摩洛哥相關影音報導。
 
 
 
適任為撒哈拉發聲的努力與回響
 
  適任回台後,除了積極籌備再回撒哈拉、為沙漠寫書的行程,並努力傳遞撒哈拉遊牧民族向外求救的訊息,積極舉辦座談分享會,放映紀錄片【帶走沙丘】,提醒台灣社會全球暖化、水資源爭奪等普世問題,以及撒哈拉遊牧民族正面臨的困境,並陸續獲得參與者與媒體回響
 
 
一、社區大學撒哈拉座談
  2012 年五月初,適任因應社區大學公民週機會,接連在文山、北投與大安社大舉辦三場講座:【您所不知的撒哈拉──沙漠生態與生存之間的兩難】,現場放映紀錄片【帶走沙丘】。現場參與者眾,討論發言極度踴躍!

  該活動宣傳片:敬邀參與 2012 年五月社區大學公民週講座【您所不知的撒哈拉】
 
 
 
二、高鐵月刊
  適任有幸成為高鐵月刊 T Life 2013 年一月(第 37 期)專題報導人物,標題:【隨樂起舞・暢意精彩──蔡適任的東方舞之旅】,文中介紹適任生平、獨特的舞蹈教學法與對理想的堅持,適任對沙漠深厚的情感更是本文動人之處。

 

三、華視【點燈】285 集受訪人物(首播:2013 年 2 月 23 日)
  【點燈】邀請適任接受專訪,談及適任在法學舞過程、在台灣的實驗性舞蹈教學,更給了適任極大空間,分享撒哈拉所見所聞,暢談游牧民族所面對的生存難題以及適任心中的撒哈拉夢想計畫。

 
四、聯合報報導
  華視【點燈】製作人張光斗先生寫了【夢想行動家/在非洲沙丘奔走的台灣女子】一文,刊登於 2013 年 3 月 3 日聯合報,介紹適任生平與未來沙漠志業。
 
 
行程計劃表
 
2013 年 7 月至 12 月:
資料收集、訂購機票、申請簽證、與在摩洛哥的合作夥伴聯繫等行前準備。
 
2014 年 1 月:
出發前往摩洛哥,進行兩周旅程:預計抵達卡薩布蘭加,帶團員造訪 Meknes 與 Fes,行經 Errachidia,前往撒哈拉綠洲聚落 Merzouga,進行深度探訪.Merzouga 一帶將停留數天,與團員探訪鄰近區域不同沙漠景觀與散居各處的遊牧民族.爾後前往 Taous,經過 Ouarzazate,造訪 Marrakech,爾後送團員搭機返台。
 
2014 年 1 月至 2 月
完成帶領團員深度認識沙漠之旅後,適任將留在 Merzouga,持續田野調查活動。
田野紀錄與分享:利用網路之便,或以部落格文章圖片,或上傳影音至youtube,進行立即的調查分享、田野報告與探索紀錄。
 
2014 年 3 月至 2014 年 6 月:
返台進行資料整理,準備出版,並將回饋物送到贊助者手上。
 
2014 年 4 月及以後:
以文字、影音及演講等,進行撒哈拉公益之旅田野調查成果分享,形式包括:一、尋找出版社,洽談相關出版事宜。二、籌備文化相關講座。

 

風險與變數